Diabetes:降糖靶点双向调控胰高血糖素分泌 为新药开发提供方向
2018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众所周知,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是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子,但是GLP-1发挥作用的机制还没有得到完全了解。近年来,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是降糖药物开发的一个热点方向,因此深入探讨GLP-1作用机制对于糖尿病治疗有重要意义。在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兰大学健康科
仅用一滴血就能监测肺癌患者对疗法的反应
2018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Tasuku Honjo因发现免疫T细胞蛋白PD-1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项研究发现促进了名为检查点抑制剂的抗癌疗法的开发,而其中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就是药物纳武单抗(nivolumab);纳武单抗能够帮助T细胞抵御肿瘤,然而不同患者常常会以不同的方式对疗法产生反应,利用简单和新方法监测纳武单抗对患者机体关键免疫细胞的效
减肥术后低血糖无药可治?这款首创GLP-1拮抗剂临床成功
Eiger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加速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罕见病及超级罕见病的靶向疗法。近日,该公司公布了实验性药物avexitide(前称:exendin 9-39)治疗减肥术后低血糖症(post-bariatric hypoglycemia,PBH)的II期临床研究PREVENT的积极数据。Avexitide是开发用于PBH的一种首创(first i
数字PET在线精准监测质子治疗研究获新突破
质子放疗是最尖端的癌症放疗技术之一,人称“治癌利器”。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团队运用自主研发的平板全数字PET首次监测到了质子束打到人体组织上产生的氧15,说明数字PET极有可能实现对质子束β+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发射核分布情况的精准监测,从而追踪到质子束的投递剂量和作用范围。该发现意味着质子束在线监测这一世界级难题有望得到解决,从而有效提升质子刀对肿瘤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存活率。相关研究
Nat Commun: 新方法可实时监测微量血液中的单分子
2018年10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格罗宁根大学的化学生物学副教授Giovanni Maglia等人设计了一种纳米孔系统,能够在几秒钟内同时测量各种生物体液中的不同代谢物。电输出信号可轻松集成到电子设备中,用于家庭诊断。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一般来讲,测量体内的许多代谢物或药物是复杂且耗时的,而且通常不可能进行实时监测。对此,通过单个
Nature:开发出一种贴在皮肤上的自供电心脏监测器
2018年9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人性化的超柔韧的由太阳光驱动的有机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起着自供电心脏监护器的作用。在此之前,他们已开发出一种灵活的能够整合到纺织品中的光伏电池。在这项研究中,他们直接将一种被称为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rganic electrochemical transistor)的传感器件---一种
首创胰高血糖素类似物:严重低血糖急救3期试验达终点
9月18日,专注多肽药物开发的丹麦制药公司Zealand Pharma公布称,其候选药物dasiglucagon用于严重低血糖治疗的关键性临床3期试验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和关键次要研究终点。这一关键3期试验表明,单剂量的dasiglucagon可迅速提高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该试验比较了患者服用dasiglucagon、安慰剂以及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胰高血糖
降低餐后血糖:Adocia胰岛素组合疗效击败礼来优泌乐
Adocia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方面已上市蛋白及多肽疗法的创新配方。近日,该公司公布了BioChaperone? Pramlintide Insulin(BC Pram Ins,生物伴侣普兰林肽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I期临床研究的积极药效学和安全性数据。BC Pram Ins是一种即用型普兰林肽(pramlintide)和
无创血糖检测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聂泽东课题组在无创血糖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An Approach for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Based on Bioimpedance Difference Considering Blood Volume Pulsation 近日被IEEE系列刊物IEEE acces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发布 明年起执行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的主体责任,按基本要求、个例不良事件、群体不良事件、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分别规定了报告与评价的时限、流程和工作要求,细化持有人风险控制要求,规定持有人应当主动开展再评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