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细菌核糖体招募mRNA的机制

研究者开发了一个机理框架,展示了这种复合物的各种成分如何协同作用,将新转录的 mRNA 带到核糖体上,并在转录和翻译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2024-12-03

《先进科学》:厦门大学医学院团队发现,高水平甘露糖促进阿尔茨海默病Aβ病理!

甘露糖能够通过改变β-和γ-分泌酶的BACE1和Nicastin的N-糖基化来影响神经元功能,从而促进Aβ斑块的产生,人体中的循环甘露糖水平过高可能与AD风险增加有关。

2025-01-29

二甲双胍联合FODMAP,可改善餐后血糖、GLP-1分泌,增加丁酸盐产生菌,降低炎症

这项临床试验表明,二甲双胍联合中度FODMAP饮食方案在改善餐后血糖、GLP-1和胰岛素分泌方面表现更优,并且不会引发显著的胃肠道症状。

2025-08-13

二甲双胍联合FODMAP,可改善餐后血糖、GLP-1分泌,增加丁酸盐产生菌,降低炎症

这项临床试验表明,二甲双胍联合中度FODMAP饮食方案在改善餐后血糖、GLP-1和胰岛素分泌方面表现更优,并且不会引发显著的胃肠道症状。

2025-08-12

《自然》子刊:美国科学家发现,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体内6种蛋白水平,可以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风险!

这项研究系统性地揭示了MDD与ADRD之间的分子关联,同时,首次通过蛋白质组学数据构建预测模型,不仅能够以高准确性鉴别MDD患者在未来10年内的ADRD风险,还与认知功能和脑影像学变化深度关联。

2025-07-16

迄今最大规模研究揭示中国成年人脂蛋白a现状,并发现脂蛋白a水平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不仅为Lp(a)的中国数据填上了空白,也打破了全球相关领域研究的队列规模记录。

2025-05-10

科学家发现,RIMS1甲基化水平最高的人,根治幽门螺杆菌后,患胃癌风险仍升高470%

该研究结果显示,RIMS1甲基化水平可用于胃开放型萎缩的健康人的原发性胃癌风险分层。

2025-04-23

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研究发现: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可有效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在严格范围内时间的达标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清1,5-AG与TITR显著相关,可利用血清1,5-AG有效识别TITR的达标情况,从而对HbA1c及TIR达标或接近达标的这部分患者提供额外的血糖信息。

2025-07-24

科学家发现,55岁后绝经女性内皮功能更好、心血管疾病风险低,与低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试验结果显示,较晚绝经与更好的内皮功能有关,这一过程由较低的线粒体活性氧(mitoROS)相关氧化应激介导。

2025-03-04

研究发现在翻译水平调控T细胞死亡的关键因子

该研究筛选并鉴定出FAS介导的T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蛋白AMBRA1,揭示了AMBRA1在翻译水平控制TCR信号传导、T细胞周期和T细胞死亡的新机制。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