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用儿子血浆“回春”科学吗?Science:血液牛磺酸缺乏驱动衰老
美国45岁的科技富豪约翰逊(Bryan Johnson)身价破亿,为了重拾青春,每年花费约200万美元聘请30位专业医师为他打造“回春”计划。约翰逊日前把17岁儿子的一升血液注入体内,试图减缓老化速度
血浆Aβ42/Aβ40峰值竟在大脑Aβ沉积前41年就开始下降!
这项研究的结果揭示了血浆p-tau231和Aβ42/Aβ40作为预测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以及Aβ42/Aβ40可能在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前41年即开始出现偏离正轨地下降。
自体存储脐带血救治19岁再障患者,创我国脐血应用纪录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院长兼血液肿瘤科主任孙媛教授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十届脐带血大会上进行“自体脐带血应用治疗再障协作组报告”,特别分享了一例脐带血成功应用案例,一名19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被其出生时存储
郑州大学张开翔/高华团队开发新型CRISPR检测平台,点亮血浆外泌体中的癌症生物标志物miRNA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脂质体介导的膜融合CRISPR平台——MFS-CRISPR,该平台使用CRISPR-Cas13a来检测血浆外泌体中微量的癌症相关miRNAs
AD:科学家发现,血浆p-tau217可预测常染色体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年后的病理和认知变化!
总的来说,本研究证明了血浆p-tau217和PET病理以及认知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表明了血浆p-tau217的基线水平可预测PSEN1 E280A携带者随后的Aβ和tau水平以及认知表现。
肿瘤组织和血浆外泌体中CIRC-PTPN22和CircADAMTS6的水平升高为亚洲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标志物
胆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亚洲国家,占全球约15%的原发性肝癌病例和2%的癌症相关死亡病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恶性程度高,易侵犯神经和淋巴组织,临床表现在肿瘤阻断胆管前少见。
Nature子刊:科学家将血浆核小体表观遗传标记用于结直肠癌诊断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癌症,患者死亡率高,肿瘤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常规的检查方法如肠镜和组织活检是侵入性的,过程痛苦且存在风险。
治疗性血浆置换竟可让年老的人类血液恢复青春,逆转生物衰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人类中年轻的血液可以使老年人恢复青春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可能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抵御时间的摧残。
泰它西普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研究成果在全球权威期刊发表
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泰它西普联合血浆置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患者的复发次数,延缓疾病进展。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研究成果在全球权威期刊发表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青壮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