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thods:复杂体系酶与底物相互作用酶促动力学研究
3月5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叶明亮、邹汉法研究员带领生物分离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团队在复杂体系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酶促动力学研究取得进展。
Nature:一种对疟原虫传播到蚊媒起关键作用的调节性蛋白
最近,两个独立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作为主要的基因调控因子调节疟原虫有性阶段雌雄细胞发育(这种有性阶段的疟原虫称为配子体)的调节性蛋白,该发现揭示了长久以来困扰疟原虫生物学界的一个秘密,其发现对人类健康有
Science:英研究人员证实DICER蛋白新作用——解救错误转录终止
基因表达,即生物体的DNA转录成为可利用的产物,需要通过启动子或一个外部的触发信号来激活。 英国研究人员一项针对拟南芥的研究表明,转录阶段后期也很重要。该发现可能同样适用于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该论文发表在3月30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 转录终止是转录的最后阶段。成功的转录终止取决于将DNA的正确区段转录为RNA,并包含特定长度的尾巴。
JBC:骨骼发育过程T3与Wnt信号通路相互作用
甲状腺激素(T3)作用于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来控制骨骼发育和维护,但是调节这些功能的信号通路还不明确。近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Graham R. Williams等人研究发现突变的甲状腺激素受体(TRβPV)在体内可以激活骨骼中Wnt信号,并阐明了在骨骼发育过程T3及Wnt信号通路相互作用。
Nat Struct & Mol Biol:雷鸣等揭示端粒酶蛋白亚基与RNA亚基的相互作用
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于5月4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雷鸣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basis for pro
PNAS:含硒蛋白的抗氧化作用
近日,PNAS杂志上刊登的一则新研究探究了含硒蛋白在抗氧化中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硒在生物系统衰老,癌症和慢性疾病中的作用,硒蛋白即包含硒的蛋白质,是哺乳动物必不可少的蛋白,在抗氧化过程中起到重要角色
Nature: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多年生植物深山南芥在不同大陆的不同环境中生长。对这种非模式物种的遗传学分析得益于它的基因组测序,以及它是实验室喜爱的拟南芥的“近亲”的事实。Remington和同事开展了相互移植研究,即在两个位点生长的来自不同种群的深山南芥:一个在北美,一个在挪威。当植物在北美位点生长时,来自两个种群的植物——一个北美、一个挪威——在资源分配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
Annals of Neurology:科研人员发现了第二种淀粉样蛋白可能在阿兹海默病中起作用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阿兹海默病中心的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与胰岛素一起分泌的一种蛋白通过血流运动,并且在2型糖尿病和痴呆患者的大脑中积累,其方式和与阿兹海默病有关联的β淀粉样蛋白斑一样。 该研究首次在阿兹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发现了这种被称为胰淀素的蛋白的沉积,还发现了胰淀素与β淀粉样蛋白斑的联合沉积,这提示胰淀素是第二种淀粉样蛋白,而且也是与年龄有关的痴呆和阿兹海默病的一种新的生物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