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B & PNAS:何川、蒋华良等表观遗传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课题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何川课题组合作,针对胸腺嘧啶DNA糖苷化酶及细菌转录因子AgrA在表观遗传与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开展研究,取得了良好进展。研究论文分别于2012年2月及2012年5月在线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和PNAS上。
蒋建利: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正在崛起
生物谷BIOONNEWS讯 据悉,“十二五”规划将大力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在国家不断优化的鼓励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持续推动下,中国生物仿制药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Nat Com:蒋太交等发明流感疫苗推荐新技术
将发展的病毒抗原变异预测模型(PREDAC)与大规模HA测序相结合,开发出自动高效的疫苗推荐策略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登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apping of H3N2 influenza antigenic evolution in China reveals a strategy for vaccine strain
App Envir Micro:蒋永光等蓝藻毒素合成基因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Basis and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of Deoxycylindrospermopsin Biosynthesis in the Cyanobacterium Raphidiopsis curva
PLoS One:蒋学龙等哺乳动物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hylogeographic Study of Apodemus ilex (Rodentia: Muridae) in Southwest China,”,文章中,作者在哺乳动物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获得新进展。
Eur J Pharm Bio:蒋兴国等小分子凝集素作为药物靶向输送载体研究获进展
凝集素长期以来在药剂学研究上作为重要的靶向输送载体,但绝大部分凝集素分子量较大、可能存在毒性、免疫原性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小分子凝集素是优良的药物靶向候选载体分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学科组从两栖动物皮肤中识别了一目前分子量最小的凝集素(1700 Da,PLoS one,2008)。
Mater:蒋兴宇等实现三维结构上多种细胞可控分布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蒋兴宇研究员课题组将平面上的细胞图案化技术和应力引发自卷曲技术结合,成功实现了多种细胞在三维管状结构上的层状分布。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 人体内有许多管状的组织结构,这些组织大部分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管壁都是由多层不同的细胞构成。例如,血管从内到外一般具有三层细胞结构: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