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Rep:年龄和衰老过程会显著改变小肠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现有的研究使用的是粪便样本,这并不能代表整个肠道。

2021-10-09

研究利用食气梭转化一碳气体有效合成中长链化学品

绿色可持续制造模式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生物法实现工业含碳气体的转化利用,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产生有价值的化学品。ACS Synthetic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姜卫红、顾阳研究组题为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gas-fermenting Cl

2021-10-01

大肠杆菌或能有效抵御沙门氏引起的宿主机体感染!

来自慕尼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依据微生物组的组成,大肠杆菌或能预防沙门氏菌的感染。

2021-10-09

Cell Host & Microbe:肠道或会影响早产儿的大脑发育

来自维也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开发治疗大脑外损伤的早期疗法的可能性靶点,早产儿机体肠道菌群或许在其中就扮演关键角色,研究人员发现,胃肠道中克雷伯菌的过度生长或与早产儿机体特定免疫细胞数量的增加及神经性损伤的发生直接相关。

2021-09-08

多吃菠菜可以重塑肠道微生物进而预防癌症

复杂的相互关系支配着肠道微生物、宿主和疾病结果的外源驱动因素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在大鼠结肠息肉病(Pirc)模型中,作者首次探索了菠菜(SPI)预防癌症的多组学方法。

2021-09-27

Blood: IL-1介导微生物诱导的小鼠造血干细胞炎性老化

衰老与造血和免疫功能受损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造血干细胞(HSC)群体适应度下降和髓系分化偏强造成的。这种与年龄相关的HSC损伤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2021-09-29

常见药物或能在人类机体肠道中积累 或会降低药物的有效性且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的功能!

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普通的药物或能在肠道菌群中积累,从而改变细菌的功能并潜在降低药物的有效性,这种相互作用或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药物有效性和副作用的个体差异特性。

2021-09-12

Genome Biology:揭示生命早期肠道演变规律及决定因素

8月25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文章。该团队收集并分析了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超过1万例新生儿肠道菌群数据,揭示了全球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地域特征,并通过生态学模型和系统功能分析阐明了人类肠道菌群由婴幼儿向成人转变的确定性模式。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统计学模型,对来自1956个新生儿

2021-08-27

Brexafemme在美国上市:治疗外阴阴道念珠病(VVC),仅需服药1天!

Brexafemme是治疗VVC的第一个口服非唑类药物,在大中华区由翰森制药开发。

2021-09-23

Science:将银纳米颗粒整入到希瓦氏中,可以显著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流和功率

研究人员在由一种氧化石墨烯组成的电极上添加了银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释放出银离子,这些细菌利用它们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电子将释放出的银离子还原为银纳米颗粒,然后使之整合到它们的细胞中。一旦进入这些细菌体内,银纳米颗粒就像微型传输线一样,捕捉它们产生的更多电子。

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