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Chem Biol: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劳拉替尼或能靶向作用额外蛋白 有望开辟癌症治疗新路径
来自H. Lee 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ROS1抑制剂劳拉替尼或许在抵御另一种名为PYK2的蛋白质上有活性,同时研究人员还揭示了这种抑制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
科研人员利用猕猴高维眼动空间解码精神活性药物的效应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具有破坏力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目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原因在于无法在病人身上进行各种侵入式的探测。
Advanced Materials:徐志爱/徐雷鸣/于海军团队开发智能多肽偶联药物,“以动制动”克服胰腺癌免疫耐受
该研究首次利用“以动制动”纳米调节器克服“固有和获得性免疫耐受”,有望为胰腺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颜宁最新论文:发现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对钠离子通道的双口袋抑制作用,为下一代抗癫痫和止痛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以Nav通道为靶点的药理学研究已证明其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巨大价值,开发以Nav通道为靶点的新药是药物化学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该领域药物开发的一个特殊挑战是精确地靶向Nav通道的特定亚型或状态,以尽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者们揭示了生物活性脂质作为慢性肝病的驱动因素
肝脏是身体的代谢中枢,负责代谢和储存从循环或肠道到达肝脏的多余脂质,将多余胆固醇解毒为胆汁酸,并产生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是产生剩余血浆脂蛋白(LDL,HDL)的支架。
全球首例治愈:浙大团队发现罕见病新致病基因,创新研发靶向药物
一系列的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也证明:在同等给药量时,相比此前已用于临床的 IL-1 通路抑制剂阿那白滞素(anakinra)和卡纳单抗(canakinumab),“利来西普”能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再次刷新药物减肥纪录,成功减重29公斤!礼来发布替尔泊肽又一项3期临床数据
礼来公司产品开发高级副总裁 Jeff Emmick 博士表示,在这项研究中,在饮食和运动感与后再使用替尔泊肽的人比干预后使用安慰剂的人时限了更显著、更持久的体重减轻。
ERA2023 | 聚精会“肾”,药物研发助力改善IgA肾病长期预后
IgA肾病(IgAN)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既往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成人IgAN患者将在2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KD)
二甲双胍新发现:上海药物所李佳团队等揭示二甲双胍抗焦虑的神经机制
综上所述,该研究在焦虑模型上揭示了二甲双胍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深入考察了能量代谢感受器AMPK对GABA能神经元和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