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CEO谴责政府强迫降低药价
2012年9月19日电 /生物谷BIOON/ --拜耳(Bayer)CEO Marijn Dekkers周三称,来自政府要求降低药品价格的压力,正在损害医疗创新,这与其他制药公司高管的抱怨相呼应。 Dekkers在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行政总裁俱乐部称,“巨大的压力”迫使制药企业降低药价。
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推高药价内幕披露
7月11日,公安部的一则通报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的一枚重磅炸弹:因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GSK中国〕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侦查。 葛兰素史克,这家位列世界500强第253位、业内第7位的制药业巨擘,连日来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警方调查有何最新进展?犯罪情节到底有多严重……人们显然想知道更多。
【BIOON视点】:廉价药 药价降或不降的难题
名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文件显示,890个品种剂型纳入低价药品清单,对这些品种,发改委计划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改为只限定日使用费用(即化药3元以下,中成药5元以下),希望能实现廉价药重回市场的愿望
药价研发等因素刺激 药企角逐大健康产业
近一段时间内,不少上市药企除了经营药品主业外,均不同程度地试水大健康等快消品领域。分析人士表示,受药品价格管控、新药研发资金巨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药企转战“非药”市场将加速。药企涉足多个领域 作为传统的中药饮片供应商,康美药业加入到了进军大健康的大军,推出了包括菊皇茶在内的快消品。去年,康美药业还与中国人保集团共同成立健康管理公司,携手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产品销售。
被查医药代表曝黑:药价一半是“公关费”
成本不足1元的“克林霉素磷酸脂注射液”,售价超10倍,采购要过N道关,药价的50%竟然都是“公关费”。市直区县73家医院,包括全部22家二级以上医院100%涉案,福建漳州近期查处的医疗购销领域腐败窝案中,医生退赃金额达2049万元。
中药价格连续翻番药农却未受益 涨价催生造假潮
从最早的板蓝根,到后来的金银花,从去年三七绝产到现在的太子参暴涨,最近3年里,中药市场可谓“城头变换大王旗”。在领军角色的“走马灯”之下,一个个涨幅纪录被刷新,演绎着关于中药材的市场“神话”。过去一直以“简、便、验、廉”面目示于人的中药材,近期以来涨势汹汹,被网民惊呼“药你命”,坊间甚至流传,有药厂为了降低原料成本,不惜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更是引起市场焦虑。
中药价格飙升 让老药罐子闹心
本来治病救人的中药材,却反身成为了“药你命”,近期,价格仿佛坐上了直升机的中草药让老药罐子们十分闹心,直呼“再这么往上涨,心脏也要犯病了!”可不,对于那些退休金微薄的老病号而言,翻着跟斗涨价的中药已经在和温饱消费“抢钱”了。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6月份涨价中药材品种达371个,涨价品种约占总量的69%。
药价再被下调 居高不下顽疾难解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为14%。文迪雅、格列美脲等很多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用的药物都在范围内。
发改委9月1日再降药价 平均降幅14%
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从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4%。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价格调整方案是在开展成本价格调查、专家评审和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药品使用范围广、周期长,降低价格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云南200余种中药价格不断攀升
云南省药材商会2月19日透露,由于连续3年干旱,云南中药材产量不断下滑,全省200多种中药材价格不断攀升。 云南中药材资源丰富,三七、天麻、云木香、当归、冬虫夏草等药材闻名全国。当前,云南正遭遇3年连旱,由于中药材成熟周期较长,连续干旱对中药材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对根茎类药材影响最大,中药材产量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