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Genetics:海云团队揭示亲代组蛋白遗传影响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和早期胚胎发育

该研究结果揭示亲代组蛋白遗传保证了组蛋白修饰景观的遗传,有助于胚胎干细胞分化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该发现对于理解表观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在子代细胞中的分配和继承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潜在贡献。

2023-09-07

Nature子刊:海云团队揭示亲代组蛋白遗传受损促进肿瘤进展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性疾病,肿瘤的耐药性和缓解后复发是导致肿瘤难治的重要原因。既往研究发现,治疗前肿瘤和治疗后复发的肿瘤在基因组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然而,这些复发肿瘤的表型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3-06-14

Nature子刊:振继/邵孟乐团队发现线粒体蛋白水解重排调控细胞命运转变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高度调控的线粒体蛋白水解重排控制细胞命运决定;拓展了人们对特异性线粒体蛋白降解及其引发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代谢重塑的重要调节功能和生理意义的认识;揭示了白色脂肪细胞内琥珀酸作为细胞命运信使

2023-05-25

丙素受体3−--治疗视网膜变性的新药理靶点

甘丙肽受体(GALRs)属于蛋白偶联受体(GPCRs)家族,包括GALR1、GALR2和GALR3三个亚型。GALR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但也在非神经组织中表达。

2023-02-06

科研人员提出基于功能化纸基比色传感器的百枯农残快检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冯亮团队在纸基光化学传感器的信号放大研发中取得进展。团队构建了新型介孔二氧化硅功能化纸基传感器,通过柱芳烃超分子识别系统,实现了农药百草枯的高效捕获和分析。

2023-02-01

Redox Biology: SRT1720作为SIRT1激活剂缓解百枯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是第二大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困扰着1-2%的65岁以上人群。

2022-12-26

遗传编码配体及人工金属蛋白(酶)设计研究中获进展

该工作首次运用遗传密码子扩展(GCE)策略,将非天然的膦配体引入生命体系,进而发展了含非天然膦配体的人工金属蛋白(酶)的构建策略。

2022-12-01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发现调控红豆缩合单宁生物合成关键基因

该研究筛选出的高单宁含量的红豆草种质资源为品种选育和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提供了材料,鉴定出的缩合单宁合成关键基因同时为改良牧草品质提供了候选基因和参考。

2022-07-12

自然-通讯:人工神经元可连通捕蝇生物细胞让叶片闭合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生物技术论文称,一种人工神经元可以与捕蝇草的生物细胞成功连通,还能让捕蝇草关闭叶子。这项研究结果或对将来脑机接口和软体机器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介绍,神经形态仿生电子装置能模仿人脑的运作方式。脑机接口、假肢、智能软体机器人的未来开发都需要实现人工神经装置与生物系统的有机结合。然

2022-02-23

New Phytologist:揭示蜈蚣对砷长距离转运的分子机制

  植物修复技术是应对土壤砷污染的解决方案之一,也是实现土壤持续安全利用的绿色环保技术。蜈蚣草是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的模式物种,其对砷超积累的分子机制是近年来环境植物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高效的砷长距离转运效率是蜈蚣草超积累砷的重要特征,其中木质部装载是蜈蚣草高效砷转运的关键环节,但该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