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皮肤:从传统到先进治疗方法的转变

皮肤癌(SC)是近十年来最具破坏性的癌症之一。据进一步预测,在未来几十年里,它将超过心脏病,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延长预期寿命的最大障碍。

2023-11-21

Nectin-4 ADC联合K药获批一线治疗尿路上皮

维恩妥尤单抗是一种同类首创的、直接作用于Nectin-4(位于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在膀胱癌中高度表达)的抗体偶联药物(ADC)。

2023-12-17

Cancer Cell:樊嘉/张力烨团队通过整合多组学分析技术解析转移性肝细胞的时空演变

这些研究结果从多个角度揭示了肝细胞癌肿瘤转移的复杂演化过程。

2023-12-15

科学家发现,阴离子纳米塑料污染物会促进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内扩散

研究者在小鼠神经元中测试了细胞对纳米塑料的摄取。实验结果显示,在几个小时内,成熟神经元就会内化纳米塑料颗粒,12小时后,纳米塑料大多定位于溶酶体等LAMP1阳性囊泡中。

2023-12-12

Nature子刊:仇子龙/程田林团队利用全单碱基编辑技术改善自闭症小鼠核心症状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单碱基编辑系统在全脑水平修复致病基因单核苷酸突变的体内基因编辑策略,从而为各种大脑遗传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和思路。

2023-11-29

研究人员破解“王”新辅助治疗疗效“秘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施思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破解了“癌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秘诀”

2023-11-17

《癌细胞》:中国科学家揭示食管前病变走向癌变的关键基因组改变!

先提个简单的问题:正常细胞演变成癌细胞的原因是什么?

2023-12-08

研究发现中介遗传和心理调节疼痛敏感性的多模态共变模式

疼痛是不愉快的主观体验,但对疼痛感知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探究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产生机制,对于阐释慢性疼痛的易感性并进行个性化疼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提示,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可能受到

2023-11-16

细胞外囊泡衍生物作为早期肝细胞的无创诊断生物标志物

据报道,肝癌是2020年全球第六大最常诊断的癌症。虽然各种研究加深了我们对HCC癌变的认识,但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肝硬化(LC)高危人群中,HCC的监测主要依靠腹部超声检查和血甲胎蛋白(AFP)的测

2023-12-06

科研人员开发首个胶质瘤数字病理整合诊断AI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志成团队,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文才团队与神经外科主任刘献志、闫东明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主任滕梁红团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