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 Psych:IQ降低或和精神分裂症风险基因直接相关
2013年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研究报告指出,高风险精神分裂症的个体,随着其年龄增长,其IQ会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这项研究由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进行,研究者表示,尽管个体并没有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但是高风险的个体IQ会下降。这项研究或许帮助研究者深入研究不同的精神分裂症基因是如何影响大脑功能的。
Stem Cell Reports:自闭症,不只是心理
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研究人员,都曾经认为自闭症等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心理状况出现问题而引起的。今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一些关于自闭症等疾病的生理学基础被不断揭示,人们才发现当自闭症出现时,大脑早已经做出了某种反应。
恐新症和转基因恐惧
什么是恐新症?几岁的孩子有时会抗拒吃饭,尤其是拒绝一些从来没吃过、没见过的蔬果,多数人把这种现象归于挑食。但是,如果他不仅表现出拒绝吃,而且无缘无故大发脾气,甚至把饭碗拨到地上,这就不是挑食可以解释的
Neuron:李卫东等揭示精神分裂症基因对人脑影响机制
上海交大特别研究员、Bio-X研究院李卫东博士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校合作,日前在《Cell》子刊、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euron》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揭示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对人大脑的影响机制。这一发现将为医学界通过基因治疗,改善大脑特殊区域基因缺失引发的认知和情感障碍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精神分裂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病因迄今尚未阐明。遗传因素被视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Neuron:大脑AKT3基因突变易致侧巨脑症
近日,哈佛医学院儿童医院的研究者发现仅仅大脑组织的突变可引起侧巨脑症(HMG),这种侧巨脑症也就是一半大脑增大以及功能失调,最终导致智障以及严重癫痫症。研究者的这项研究刊登在了4月12日的国际杂志Neuron上,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和模板。
Nature:莫希干头与自闭症
大脑皮层的中间神经元功能障碍,被认为与癫痫、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有关。纽约大学 Langone 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利用芯片对突触相关分子进行了筛选。
地中海贫血症福音:迅速见效的新基因疗法
两名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参加了蓝鸟生物公司(Bluebird Bio)针对该罕见血液病的基因治疗实验,在接受治疗的12天之内,他们能够停止输血治疗。
Neuron:揭示常见的基因突变影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过去10年里,研究者在发现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风险增加的基因上做出了很多努力,ASD疾病可导致连续的社会意识缺陷、交流困难和认知缺失。研究遗传风险因子如何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开发出新型疗法或可干预策略显得非常重要。
Science:研究发现自闭症治疗新靶点
2012年9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儿童时期自闭症患者的大脑就会出现一些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瑞士巴塞尔大学的Peter Scheiffele和Kaspar Vogt教授近日在自闭症患者的大脑中发现并扭转了一个特定功能障碍的神经回路。这是一个有助于开发自闭症药物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中国超过100万自闭症 病因的遗传因素研究
现在,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自闭症患者已达6700万。中国的自闭症患儿也已经超过100万,且患病率逐年上升,未被诊断发现或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可能更多。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们并不知道何谓自闭症。直到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康纳(Leo Kanner)才诊断了第一个名叫唐纳德的自闭症患者,自闭症这一名称也是由康纳首先命名,后来得到学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