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型技术可在数分钟内产生自组装的抗癌分子

近日,来自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简单多用途的方法,其可以制造一种人工的抗癌分子,来模拟机体天然防御系统的特性,这种抗癌分子的结构类似于机体的多肽结构,可以帮助机体抵御癌症和感染,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hemistry上。

2014-08-06

Plant Cell:纺锤体组装研究的新进展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与着丝粒起初会以随机方式相连接,使得前中期存在许多错误的连接方式。比如一个着丝粒同时受到来自相反方向的纺锤丝牵引,这种现象被称作merotelic连接。如果这些错误的连接不被纠正,将会导致着丝粒间的拉力异常,引起染色体的不同步分离。因此,真核生物采用了一种监控机制来延迟染色体分离,给纠正错误连接方式留有充足时间,该机制被称作纺锤体组装监控。

2012-12-25

NAR:mRNA出核复合物TREX的组装和招募的分子机制

12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生化与细胞所程红研究组题为“Aly and THO are required for assembly of the human TREX complex and association of TREX components with the spliced mRNA”的研究论文...

2012-12-21

Science:DNA纳米物体的组装加快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在合适的情况下,科学家们能够比过去更为有效地诱导DNA折叠成为复杂的、纳米尺度的物体。这些发现应该会使诸如纳米级电子器件或药物输送系统等的DNA纳米技术在实际应用上更为有用。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折叠由短DNA“书钉”捆绑的某单股DNA“支架” 而制作出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三维、纳米大小的物体。这些过程往往是缓慢的——需要耗时多日——且产生出相对少量的最终产品。

2012-12-17

科学家利用自组装纳米颗粒输送药物治疗骨质疏松

2013年9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宾州州立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采用一种能够自组装的纳米尺寸颗粒将药物输送至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缝隙处以治疗这种常见病症。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纳米颗粒可以追踪骨缝隙处释放的带电荷矿物质,靶向释放药物。这也是这项研究的出色之处。

2013-09-13

中科院科学家解析细菌脂多糖转运组装结构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科学家解析细菌脂多糖转运组装结构。

2014-06-25

Nat Methods:科学家利用空间几何模式首次实现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自我组装

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人类胚胎干细胞固定在玻璃板狭窄的循环模型中,首次实现了在自然条件下促进干细胞进行自我组装。

2014-07-02

JACS:丁宝全等用DNA折纸术组装纳米颗粒三维手性螺旋结构

利用长方形DNA折纸结构组装螺旋形金纳米颗粒组装结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ACS在线刊登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olling Up Gold Nanoparticle-Dressed DNA Origami into Three-Dimensional Plasmonic Chiral Nanostructures,”,文章中...

2012-11-18

Nature:研究者揭示染色体组装新机制

染色体是相对大的分子,展开后的长度可以达到人的手臂那么长,尽管如此,实际上,染色体还是被限制在细胞核的狭小空间中,而且尺寸在微米级别。 染色体,遗传学的分子基础,自从1882年被研究者Walther Flemming发现后,保持了长达130年的神秘性。

2012-11-18

Structure:最新研究阐释细胞极化因子Par-3组装机理

6月4日,Structure杂志在其最新的一期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冯巍研究员与孙飞研究员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成果综合了蛋白质晶体学、低温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原子力显微镜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细胞极化发生因子Par-3 N-端结构域自组装的分子机理。研究发现,Par-3 N-端结构域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首尾相接,螺旋上升的组装结构。

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