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新研究详细揭示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的自我重新组装机制

2019年12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儿科血液学主任Gerd A. Blobel博士及其同事们发现了一种基本生物学过程---细胞核及其染色体物质在细胞分裂后如何自我重新组装---的关键机制和结构细节。

2019-12-24

两篇Science论文揭示人黏连蛋白通过挤压DNA环进行基因组组装

2019年12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黏连蛋白(cohesin)是一种结合染色体的多亚基腺苷三磷酸酶复合物。在加载到染色体上后,它会产生DNA环来调节染色体功能。有人提出黏连蛋白通过环挤压来实现基因组组装,然而缺乏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这一点。在第一项新的研究中,奥地利维也纳生物中心分子病理学研究所(IMP)主任Jan-Michael Peters及其

2019-12-21

研究人员开发高质量基因组组装软件

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梁承志研究组开发的高质量基因组组装软件HERA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19-13355-3)。论文题目为Assembly of chromosome-scale contigs by efficiently resolving

2019-12-08

2019年11月1日Science期刊精华,我国科学家从结构上揭示非洲猪瘟病毒组装机制

2019年1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11月1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1.我国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解析出非洲猪瘟病毒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揭示它的组装机制doi:10.1126/science.aaz1439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于1921年在肯尼

2019-11-18

我国科学家发表Science论文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揭示它的组装机制

2019年1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于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被发现,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毒性疾病,依据强毒性的病毒分离株测得的死亡率接近100%。在过去的十年中,ASF已传播到高加索、俄罗斯联邦和东欧的许多国家,这构成了进一步传播的严重风险。在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26个国家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

2019-11-18

新研究观测到病毒“组装”过程

 一个美国科研团队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首次实时观测到了单个病毒的“组装”过程,这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形成的机制,从而开发出消灭病毒、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方法。生物学界目前已知病毒的具体结构,但尚不清楚这一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此前相关研究都是利用模型来推测形成过程。直接观测的难点在于组成病毒的“零件”极小,它们之间的互动又很弱。哈佛大学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干

2019-10-08

研究揭示脂类在光合作用系统I四聚体组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与北京大学教授高宁、赵进东合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手段,揭示了脂类在光合作用系统I四聚体组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主要途径。影响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绿色植物和藻类的类

2019-10-17

研究提出肽超分子组装和结晶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合作提出了肽超分子结晶的“分级取向组织”理论模型,该模型区别于基于Ostwald熟化的传统超分子组装机理和晶体生长理论,为新型超分子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相关工作发表于Nature Reviews Chemistry。长程有序的层级自组装和结晶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对生物体的结构调节和蛋白质运输、信号转导和细胞分化

2019-10-01

研究人员利用短肽自组装纳米材料改善乏氧肿瘤治疗策略

9月6日,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在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领域的最新工作:可特异性杀伤乏氧肿瘤细胞的一种新型的短肽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探索应用,论文题目为New power of self-assembling 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 Short peptide–const

2019-09-15

核酸自组装纳米结构的肿瘤靶向治疗方面获进展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顺铂和卡铂等铂类化合物作为一线化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临床治疗。铂类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主要基于其与DNA的共价或非共价作用,这类相互作用是没有细胞选择性的,因而在利用铂药进行化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包括肾毒性、耳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发展新的铂药给药策略以提高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广受关注。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在肿瘤区

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