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阿尔茨海默病重大进展!全球第二个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被大幅延迟的病例诞生,AD病理机制有望被刷新
《自然·医学》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们对世界第二例对家族性AD具有抗性的病例进行了分析。
《自然·癌症》:三阴性乳腺癌果真阴险!同济大学毛志勇团队发现,ER/PR/HER2三阴可促进癌细胞基因修复能力
同济大学团队的这项研究,发现了TNBC细胞维持恶性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DNA修复关键酶PARP1和去泛素化酶USP15在TNBC细胞中都上调,USP15会通过去泛素化,帮助PARP1维持稳定,从而提升
《自然》:杏仁核还有两幅面孔!研究发现中央杏仁核具备区分消极和积极刺激的能力,并在奖励性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扩充了以往我们对CeA在学习记忆功能方面的认知,系统地揭示了Sst+CeA神经元存在不同的亚群,可以对积极或消极等不同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自然》子刊:大学生起得太早或对成绩不利!科学家发现,早8上课与睡眠不足和平均绩点下降有关
近期的《自然·人类行为》就发表了这样一篇研究[1]。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杜克医学院的 Joshua J. Gooley及其团队利用近10万名新加坡大学生数据,发现早课越多,学生的出勤率越低
《自然》子刊:畅享高脂,不惧长胖!科学家发现新的代谢调节因子,抑制其功能可防止高脂肪饮食导致的肥胖和代谢紊乱
近期,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科学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1],
《自然·医学》:“网红”Akk菌,还能指导CAR-T治疗!
肠道菌群是参与建设我们健康体魄的重要身体成员。肠道菌群是否安好,不仅会影响食物消化,还与心理问题、肥胖、糖尿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相关。尤其是阿克曼氏菌,简称Akk菌,堪称是新生代益生菌中的明星菌
《自然》:科学家首次在体内破解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癌症对化疗耐药的机制!
这一研究发现,RHOJ在EMT相关肿瘤化疗耐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靶向RHOJ以及核内肌动蛋白纤维重塑的疗法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自然·医学》:我国75%的新发2型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科学家分析184国糖尿病患者数据,发现导致2型糖尿病的三大关键不良饮食因素
开展分析的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团队,对全球184个国家的饮食与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导致2型糖尿病的三大关键不良饮食因素:全麦食物摄入不足、过量食用精米精面、大量摄入加工肉类
《自然·癌症》:在肺部沉睡多年的乳腺癌细胞为何会突然苏醒?科学家发现衰老相关的微环境是关键
他们发现,在年轻小鼠体内,DTCs低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C(PDGF-C),有利于肿瘤细胞在原发灶以外部位存活,但不足以形成临床可见的转移灶;而在老年小鼠或纤维化的肺中
《科学·转化医学》:最毒乳腺癌“黑化”未成熟自然杀伤细胞!
这项研究揭示了TNBC肿瘤微环境中未成熟NK细胞增多,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增加TNBC肿瘤细胞干细胞性,清除NK细胞或阻断Wnt信号通路与免疫治疗或化疗结合,或可改善TNBC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