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重磅:让瘫痪者再次行走,这项神奇技术只要5个月!
瘫痪,一个沉重的字眼,给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带来的创伤是巨大的。造成瘫痪最常见的原因是脊髓损伤,其导致大脑和脑干投射到脊髓的通路被中断,从而导致瘫痪,这种自上而下通路的损伤基本是不可逆的。
2022-12-19
《自然》子刊:帕金森病无创深脑电刺激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Kim团队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性很高的压电纳米颗粒BTNP–pDA–BNN6,该颗粒不仅可在超声作用下释放一氧化氮,可逆地打开血脑屏障,而且可以在超声作用下对靶区产生电刺激到
2022-12-19
《自然》子刊:突破性进展!复旦团队首次将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成脊髓类器官,并修复脊髓损伤
邵志成团队开发了可将人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类器官的方法,证明了移植后的脊髓类器官可拥有脊髓细胞特性,并能够与宿主神经元相整合,有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2022-12-26
《自然·医学》:AD血液生物标志物大PK!p-tau217脱颖而出
本研究评估了多种血液AD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阶段患者中与Aβ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并评估了这些生物标志物在纵向变化上与Aβ病理、认知功能和脑萎缩纵向变化的相关性,识别出了p-tau217这一可有效反应Aβ
2022-12-14
《自然·代谢》:“痛不欲吃”?中国科学家揭示疼痛引起食欲下降的神经机制
这项研究在神经解剖与生理上,建立了疼痛与摄食行为的联系。从ACC→LHA→Arc神经环路入手,或许可以为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2022-12-13
《自然》子刊:破解癌细胞“老而不死”之谜!中国科学家找到杀死衰老癌细胞的新方法
岁月不饶人,也没饶了癌细胞。即使强如癌细胞也免不了会衰老,然而细胞衰老对肿瘤发展的影响却表现出两面性。
2022-12-19
《自然·遗传学》:迄今最大规模外显子水平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新风险基因!
在这项研究中,Henne Holstege团队首次在外显子水平上利用罕见变异报道了新的AD风险基因——ATP8B4和ABCA1,并且还对以往GWAS报道的风险基因
2022-12-19
《自然》子刊:中国科学家揭示胃癌响应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特征!
该研究描述了胃癌一线化疗和靶向治疗的蛋白组学图谱,确定了与临床结果相关的蛋白亚型,为化疗及靶向治疗提供了预测指标,以帮助制定治疗决策。
2022-12-09
《自然》子刊:疫苗接种也有良辰吉时?科学家首次揭示昼夜节律影响T细胞响应疫苗的机制,树突细胞的抗原处理功能是关键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机体对疫苗接种存在昼夜变化的内在机制,其与树突细胞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形态和代谢功能受生物钟调控息息相关。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