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新研究促进癌症的诊断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识别生物标志物的新方法,可以帮助早期癌症诊断。这项研究的重点是肺癌,但是这种被称为“细胞异质性调整的甲基化甲基化(CHALM)”方法也已针对衰老和阿尔茨海默氏病进行了测试,有望用于研究其他疾病。
研究发现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发生新机制与诊断标记物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能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增加1.5-2.5倍,是老年痴呆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人们提出阿尔茨海默病是第三类型糖尿病。然而,引起糖尿病人群认知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教授申勇课题组在Alzheimer's & Dementia上,在线发表题为Increase
罗氏诊断连续11年荣膺“中国杰出雇主”认证
今日,“2021年度中国杰出雇主(Top Employer)”榜单隆重揭晓,罗氏诊断凭借其在人才战略、员工职业发展以及企业文化内涵等多个领域的卓越表现收获“中国杰出雇主”认证并荣登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领域榜首,更成为行业内唯一连续十一年蝉联该殊荣的公司,彰显了罗氏诊断致力打造国内医疗健康领域雇主品牌的卓越表现。
多篇文章聚焦如何利用血液检测技术成功对阿尔兹海默病进行早期诊断!
2021年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Brain、Molecular Psychiatry和JAMA Neurology上的三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哥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新开发的阿尔兹海默病血液检测技术或能早期诊断出疾病并追踪患者的病情进展,这对于临床实践和治疗性手段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研究
NEJM:过度诊断的流行:黑色素瘤的诊断率出现猛涨趋势!
2021年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诊断检查的增加或许是黑色素瘤诊断数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黑色素瘤美国第三大最常被诊断的癌症类型,如今黑色素瘤的诊断率是40年前的6倍。虽然黑色素瘤的发生率一直
首次构建出负责自主运动的人三维类组装体
2020年12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科学界首次组装了一种负责自主运动的人类神经回路的工作模型。他们利用人类干细胞产生了这种神经回路的三种组成部分---分别代表大脑皮层、脊髓和骨骼肌的组织,并让它们在培养皿中自行组装在一起。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ration
我国首个自主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CDE“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
12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宣布,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源生物)CNCT19细胞注射液(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适应症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针对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适应症
2020年终巨献:癌症诊断研究领域突破性成果!
时至岁末,转眼间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1年,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里,科学家们在癌症检测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本年度科学家们在癌症检测研究领域取得的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Commun:成功绘制出关键5hmC生物标志物的全基因组图谱 有望改善人类癌症的诊断doi:10.1038/s
肿瘤诊断靶点鉴定研究取得进展
肿瘤疾病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各种癌症临床领域亟须解决的科学问题就是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的鉴定。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肿瘤生物标志物实验室长期聚焦癌症诊断新靶点的鉴定与研究。近日,该研究团队聚焦于DNA甲基化异常调控的lncRNAs在肿瘤中的分子功能及机制,发现DMDRMR是一个m6A调控的长链非编码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