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联合上海交大,开发新型LNP,同时递送siRNA和mRNA,治疗乙肝病毒感染
RNAi疗法的临床应用受到肝脏靶向递送系统所带来的挑战的阻碍。随着新型GalNAc技术和脂质纳米颗粒(LNP)的开发,基于siRNA的药物如Partisiran和Inclisiran已获批临床使用。
Nature Microbiology:陈化兰/步志高团队发现流感病毒关键受体——mGluR2
这项最新研究发现,信号转导分子、跨膜糖蛋白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mGluR2)与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互作,启动流感病毒的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
浙大学者开发出新型CRISPR-Cas9递送载体,利用冷冻休克肿瘤细胞靶向肺癌
该研究开发了被动和主动双靶向的肺靶向CRISPR-Cas9药物递送策略,通过敲低肿瘤中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来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癌细胞合成致死。
Nature揭秘:有更高HLA-DQA2基因表达水平、更活跃免疫系统的人,能有效防止病毒扩散
尽管新冠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人类对它的研究却一刻都未曾停止。这是第一次,我们可以用如此庞大的数据库从单细胞层面来描述新冠感染后的免疫反应。
Cell:杨海涛/饶子和/孙蕾团队揭示冠状病毒同时挟持细胞糖受体和蛋白受体入侵人体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HCoV-HKU1刺突蛋白在激活前态、糖激活态、功能性锚定态下的多个结构,完整描绘了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同时识别、结合人体细胞上两类受体的一系列动态过程。
《自然》重磅:阿尔茨海默病毒蛋白的真面目,终于显露了!科学家借助原位成像技术,首次看清脑内Aβ沉积和tau蛋白缠结
为了确认复杂大脑内Aβ和tau的位置,研究者使用了能够结合淀粉样蛋白的荧光标记物甲氧基-X04(MX04),再通过cyto-CLEM来完成成像。
Cell:新研究表明感染过猴痘病毒的猕猴可预防猴痘病毒再次感染
研究团队在一只患有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外)的雌性猕猴的皮肤、子宫颈、子宫和卵巢周围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检测到了猴痘病毒。
PLoS Pathog:新研究揭示细菌蛋白在促进病毒增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了六种细菌效应蛋白,它们能让所有四种虫媒病毒在飞蛾细胞内增殖。虽然这四种虫媒病毒都能在人体细胞内进行一定程度的复制,但通过改变人体细胞的基因来产生这些细菌效应蛋白,却能大大提高病毒的增殖能力。
Nat Commun:核酸结合蛋白SFPQ通过促进组蛋白H1表达抑制EB病毒裂解再激活
eb病毒(EBV)采用潜伏期和裂解性再激活的两阶段生命周期,感染全球95%以上的成年人。尽管它在EBV持续性和肿瘤发生中起着核心作用,但关于EBV潜伏期是如何维持的仍不清楚。
刘如谦创立新公司,利用新型VLP载体,开发下一代基因药物
2024年4月9日,Nvelop Therapeutics正式宣布,公司计划基于两种经过体内验证的可编程非病毒载体递送平台,开发下一代基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