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解密保护腹部的“脂肪围裙”
人体中最奇特的器官应该是这块大脂肪,它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围裙延展于肠道、肝和胃之间。众所周知,这个常被称为“腹部警察”的器官名为网膜,它会分泌与肥胖有关的激素,目前人们仍在探寻与该器官其他功能有关的新信息。近日,发表在《免疫学趋势》杂志上的一篇评论中,研究人员讨论了网膜在人体内的重要性,你很难想象这层肥肉为抵御毒素和感染提供了第一道防线。网膜的免疫功能来自于脂肪细胞中的小群组白色过滤器。1874年前
Blood:腹部血栓可能指向癌症
在美国血液协会杂志Blood上最新网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表示腹壁下静脉的血凝块可能是癌症确诊的指标。这项研究还表明,这些凝块的存在预示肝癌和胰脏癌预后生存较差。
ATV Biol:抑制Notch 1路径或可减小腹部主动脉瘤的恶化
2012年10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10月18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and Vascular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国立儿童医院的研究者揭示了,一个跟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基因或许是引发主动脉瘤的一个诱因,当然其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早日开发出主动脉瘤的新型疗法。
PNAS:揭示细胞和细胞器不会粘连在一起的机制
2012年09月0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生物膜像皮肤那样包围着细胞。它们也包围着在代谢和细胞分裂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的细胞器。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在原理上就知道生物膜是如何被构建出来的,也知道水分子在维持相邻的膜之间最佳距离中发挥着作用。如今,在计算机模拟的帮助下,来自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两种不同的机制阻止相邻的膜表面粘附在一起。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PNAS期刊上。
专家呼吁:腹腔术后粘连必须引起重视
上海 2013年2月18日电 /生物谷BIOON/ -- 2月2日,由《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主办、赛诺菲公司协办的“腹腔术后粘连防治专家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蔡秀军教授,北京友谊医院张忠涛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全国各地三级医院的40余位普外科专家聚集一堂,共同为推动腹腔术后粘连研究的深入开展,探讨其规范化防治措施和方案...
JASN:腹部的脂肪褶皱或可帮助治疗肾脏疾病
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腹部组织中脂肪的褶皱或许可以帮助治疗肾脏疾病,腹部组织脂肪中往往富含干细胞,这也就表明来自慢性肾病患者腹部组织的干细胞可以用于改善个体的肾脏功能。
Develop Cell:孟安明等揭示Ppp4c上调BMP信号促进斑马鱼胚胎腹部组织发育
Ppp4c正向调控BMP信号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5月15日,国际著名杂志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孟安明教授实验室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冯新华实验室合作的研究发现“Protein Phosphatase 4 Cooperates with Smads to Promote BMP Signaling in Dorsoventral Patterning of Zebr
PNAS:陈永龙等发现转录因子hhex决定腹部胰腺前体细胞形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永龙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赵晖研究组合作,借助通过基因芯片筛选获得的首个腹部胰腺前体细胞特异表达的标记基因vpp1,在非洲爪蛙胚胎中发现转录因子hhex决定腹部胰腺前体细胞的形成。
The EMBO J:科学家成功解析了染色体粘连蛋白的行为机制
2013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成功解析了粘连蛋白(Cohesins)的行为机制。粘连蛋白是连接两个染色体拷贝(姐妹染色体)之间的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其可以确保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的时候被均等分配到了子代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