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干细胞基因治疗结合治疗脊髓性肌萎缩
因为一种遗传缺失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渐进性破坏,大多数的脊髓性肌萎缩(SMA)的患儿永远都不能够跳绳、捉迷藏或甚至是行走。通过纠正患者干细胞中的这一突变,意大利的科学家们在一种小鼠模型中成功地控制住了疾病的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表明SMA患者或有一天能够作为供体提供神经元移植物,用之来治疗自身的疾病。
PNAS:开发出治疗杜氏肌肉萎缩症的新型疗法
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者使用新型的鸡尾酒混合药物在非人类实验室模型中改善了杜氏肌萎缩症症状。 2012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者使用新型的鸡尾酒混合药物在非人类实验室模型中(non-human lab models)改善了杜氏肌萎缩症症状(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symptoms)。
Nat Med:揭示压力和抑郁导致大脑萎缩机制
2012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严重抑郁症或慢性压力能够导致脑容量减少,从而导致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如今,耶鲁大学科学家们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为何会发生的一个原因:单个基因开关触发人大脑连接减少和模式动物产生抑郁。2012年8月12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
Nature:两个新基因突变引发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2013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以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为首实施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也被称为卢伽雷氏病等有关的退行性疾病中,两个基因突变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主要原因。这两个基因突变发生导致细胞内的蛋白质异常积聚,这些蛋白质在正常RNA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与癌症有关,包括尤文氏肉瘤,骨肿瘤。
EMBO Mol Med:肌肉萎缩症新的潜在治疗药物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以美国研究人员为首的科学团队在临床前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口服药物显示出用于治疗肌肉萎缩症的潜力。 研究结果发表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杂质上,研究表明VBP15能减少患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类似症状小鼠的炎症。
Autophagy: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的新机制
PLoS ONE: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蛋白错误折叠的新机制
2013年5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蛋白质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神经蛋白,其在维持适当的脑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脑部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被称为“缠绕疾病”,因为上述疾病的特点是错误折叠的蛋白缠绕、聚集在大脑中。 近日,科学家们发现一个不寻常的氨基酸--BMAA能插入到神经蛋白中,使神经蛋白发生错误折叠和聚合。
NEUROBIOL AGING:: 利用线虫构建新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模型
Genome Med:深度外显子组测序揭示引发腓骨肌萎缩征的基因突变
2013年6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enom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者表示,当我们提及基因组测序的时候,重点关注部分而不是整体或许对于结果测定更为有效。
科学家质疑PTC治疗肌肉萎缩症药物有效性
2013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就在PTC公司正在进行总额达1亿2千5百万美元的IPO项目时,科学界关于其研发的治疗肌肉萎缩症药物ataluren(PTC124)的机理展开激烈辩论。有科学家质疑该药物能够通过转移一些特殊蛋白而有效治疗肌肉萎缩症。而PTC公司则坚决扞卫其研究成果并表示已经有很多独立的实验室验证了公司的研究成果以及药物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