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在3D微流体胶质母细胞微环境中,细胞外囊泡介导的microRNA 124抑制肿瘤进展和M2小胶质细胞极化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具侵袭性的脑癌类型之一。GBM进展与小胶质细胞活化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人类GBM和小胶质细胞之间的串扰的调控可能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

2021-11-25

胶质母细胞新药!北海康成/Puma强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Nerlynx(奈拉替尼)2期临床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Nerlynx(贺俪安,奈拉替尼)已在中国上市,是第一款治疗早期乳腺癌(eBC)的口服辅助治疗药物。

2021-11-22

《Science》子刊:首次发现失眠是致命性动脉破裂的潜在危险因素

  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81%的中国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16%的人几乎每天熬夜“爆肝”。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面对日常的生活压力或精神压力,到了晚上要么睡不着,要么舍不得睡觉。另一方面,全世界超过3%的成年人患有未破裂的脑血管畸形,称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大多数终生不异变,大约2.5%的颅内动脉瘤会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

2021-11-13

E3 连接酶 TRIM26 和 WWP2 竞争性结合控制胶质母细胞中的 SOX2

多能转录因子SOX2对于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的维持至关重要,而GSC被认为是肿瘤生长、治疗耐药和复发的基础。

2021-11-16

胶质瘤新药!住友制药依莫帕米结合蛋白(EBP)抑制剂DSP-0390进入首个人体1期临床!

EBP是一种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内质网膜蛋白。癌细胞增殖对胆固醇的需求很高,抑制EBP预计会破坏胆固醇稳态,并诱导癌细胞死亡。

2021-10-23

研究揭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促进胶质瘤糖酵解和恶性进展的机制

  葡萄糖是人体细胞主要的供能物质,哺乳动物细胞通过糖酵解代谢通路将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丙酮酸并生成2分子ATP供细胞使用,随后丙酮酸被转运至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通过三羧酸循环以及偶联的电子传递链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ATP分子。此外,在胞浆中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并排除胞外。有假说认为,健康细胞依靠线粒

2021-10-11

Science子刊:携带IDH1R132H的胶质瘤对免疫刺激疗法敏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发现胶质瘤中发生的一种将单个氨基酸从精氨酸转化为组氨酸的IDH1突变(R132H)引发了一系列变化,结果是使它们对免疫刺激疗法敏感,否则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治疗抗性的。这一发现可能对所有胶质瘤患者具有更广泛的治疗意义。

2021-10-05

细胞外囊泡:胶质母细胞精准治疗的关键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疾病。症状出现后诊断延迟,治疗无法应对其异质性、突变性和侵袭性。

2021-10-12

Nat Genet:环境压力或会促进多形性胶质母细胞不断适应环境

来自美国杰克逊基因医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到底是什么让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如此具有适应性以及危险性,而且有时还会躲避疗法的攻击。

2021-10-14

Front Pharmacol:新药物组合使用显著抑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生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神经科学卓越中心主任Nicolas Bazan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报道了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的实验模型中,获批的新药物的组合使用改善了生存并减少了肿瘤体积和生长。

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