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极性响应的比例型荧光探针用于铁死亡中滴和细胞核变化的监测

细胞铁死亡是一种与人类疾病息息相关的细胞死亡方式,目前发现的与细胞铁死亡相关的疾病就包括了癌症,神经性疾病,器官衰竭、免疫系统疾病等。铁死亡是由铁离子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过度累积而导致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在细胞形态、生物学特征和机制调控中具有独特特征并明显区别于细胞凋亡。脂质代谢在铁死亡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OS相关的脂质过氧化积累会影响脂滴等亚细胞器的

2021-07-25

2021中国医学装备大会:迈瑞医疗发力研核心部件、赋能健康中国

7月15-18日,以“智联供需、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医学装备展览会在苏州盛大召开。作为医学装备行业的年度盛会之一,本次大会中政、产、学、研、用等各界领导和专家齐聚,共同探讨医疗行业的挑战和机遇,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作为行业深耕者,迈瑞医疗全面参与大会,在主论坛和多个分论坛中发表主题演讲,与行业同道探讨新时代的企业责任与发展方向,以及自身

2021-07-21

女孩抽死亡,胖就一定不好吗?不,胖有时可以救你一命!

近日,网红小冉因吸脂填充手术而意外离世的消息引发热议。在多数人看来,涉事医院和主刀医生是有大问题的,尤其是出事后一个关门一个“隐身”的行为,更是加剧了网友的猜疑。与此同时,人们还将关注点放在了抽脂行为上。最近的身材焦虑、容貌焦虑也一直热度不减。随着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越来越火,大家对身材的评判标准越来越严苛。A4腰、直角肩、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等等

2021-07-20

研究揭示绿僵菌附着胞形成时胞内脂滴微的调控途径

  Autopha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完成的研究论文Activation of microlipophagy during early infection of insect hosts by Metarhizium robertsii。该研究揭示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通过微自噬途径调控附着胞脂滴降解,

2021-06-18

Hepatology:MTORC1-Plin3途径对激活吞功能和预防肝骨病是必不可少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肝脏病理,目前尚无治疗方法。NAFLD的特征是脂肪酸在肝细胞中以脂滴(LD)的形式异常积累。最近,有研究表明肝脏LD的降解通过一个称为脂噬的过程发生;一种新的自噬形式。然而,调控肝脏脂肪吞噬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在这里,作者的目的是确定关键分子调控肝脂吞噬及其在NAFLD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mTORC1通过依赖

2021-07-16

膨式动脉瘤瘤内栓塞系统获批上市

7月2日,国家药监局公告,经过审查后于近日批准了美国Sequent Medical Inc.生产的创新产品“自膨式动脉瘤瘤内栓塞系统”注册。该产品由植入物和输送导丝组成,其中植入物为镍钛合金丝、铂丝/镍钛合金复合丝编织而成的自膨式网状结构。用于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末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或基底动脉顶端使用,对动脉瘤直径为3mm至10mm,且瘤颈尺寸≥4

2021-07-02

Cell子刊:高饮食或可导致肠道肿瘤

在许多组织中,肥胖是癌症的既定危险因素。在哺乳动物的肠道中,亲肥胖的高脂饮食(HFD)通过增加肠道干细胞(ISC)的数量、增殖和功能来促进再生和肿瘤发生。虽然PP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核受体活性被认为可以促进这些作用,但它们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这里作者发现,在体内功能丧失的模型中,PPARa和PPARd对ISCs的HFD反应有贡献。从机理上讲,

2021-06-24

长效糖肽抗生素Kimyrsa(奥利万星)上市:治疗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组织感染(ABSSSI)!

Kimyrsa是第一款在1小时内输注完毕的oritavancin(奥利万星)产品。

2021-07-09

Cell Rep:增强机体的过程或有望帮助治疗人类糖尿病

2021年5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噬作用功能失调往往参与到了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包括2型糖尿病等;然而,自噬机制调节机体代谢的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自噬被认为是一种通过溶酶体介导的降解过程。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The autophagy protein Becn1 improves insu

2021-05-31

Nature 子刊:IL-6通过促进BECN1磷酸化调节自和化疗耐药性

细胞外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富集,调节肿瘤的各种重要特性,包括自噬。然而,自噬和细胞外细胞因子之间联系的确切分子机制仍有待阐明。在本研究中,作者证明了IL-6通过IL-6/JAK2/BECN1途径激活自噬并促进大肠癌(CRC)的化疗耐药。从机制上讲,IL-6触发JAK2和BECN1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JAK2在Y333磷酸化BECN1。作者通过调节PI3KC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