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中维生素含量远低于蔬菜
近日,家住道里区的张先生因天气燥热,在街上买了个大西瓜,一口气吃掉了多半个,想不到竟然出现了头晕目眩、身体不适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发现,原来因吃西瓜过多,引发了血糖上升、尿糖增多,出现了“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对此,黑龙江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内科教授王桂照提醒市民,水果味道虽然鲜美,但不宜过量食用。专家指出,水果虽深受人们喜爱,但多吃也有负作用。
Holocene:吕厚远等发现太阳辐射影响高原气候变化和植被演替
近日,国际知名古气候学刊物《全新世》(The Holocene)发表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发现太阳辐射影响高原气候变化和植被演替。 青藏高原中部草原、草甸植被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前人通过该地区全新世孢粉记录重建了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植被带的水平迁移与气候变化过程。
韩启德:“技术至上”会致医学离人渐远
第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于2010年10月30日在广东中山举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出席论坛并发表"现代医学技术的价值思考"的学术演讲。他指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刘道志:"闯荡"十年的"开路先锋"
这一"闯"就是10年。 2003年,他是一名技术研发中心主任,2012年,他已升任资深副总裁。微创的每一个新任务--开发新支架、开辟骨科新业务、开拓收购兼并新兴业务,他都自告奋勇打头战。 10年里他见证了微创的一步步强大,销售额从2002年的1000多万,到今天已超8个亿,增长80倍。10年前不到100人的公司,10年后发展到了1200人,增长12倍多。
卢煜明、施一公、支志明等3名中国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分别为:陈雪梅、杨薇、邓兴旺、支志明、卢煜明、施一公) 美国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其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陈雪梅,耶鲁大学邓兴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杨薇(Yang Wei)教授等3名华裔美籍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香港大学支志明、清华大学施一公等3名中国人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中英联合“志奋领”奖学金项目开始申请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英国外交部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同设立了中英联合“志奋领”奖学金项目。本项目将在2013年度资助至多15名中国学生到英国的大学攻读一年制授课型硕士学位。
胡大一:心血管领域的个体化医学现状及展望
2012年11月16日,在“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作演讲,报告围绕心血管领域的个体化医学现状展开,主要从抗凝、高血压、降脂、心衰四个方面解读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个体化医学现状。另外,分析了心血管领域个体化医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胡大一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当代医学已经进入到分子诊断水平,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完全能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
口服胰岛素丸:路漫漫其修远兮,诺(NVO)将上下而求索
16年前,Jackie Chaline被诊断患有糖尿病。但即使接受胰岛素治疗长达7年之后的今天,这位66岁的法国老妇人依然不习惯每天注射4针的痛苦。每当Chaline吃完饭,她总是避开旁人钻进浴室注射胰岛素。同时,她还不得不轮番在手臂、腹部、大腿之间找完整的皮肤来下针。"如果能吞药片,那生活肯定会跟现在完全不同,"Chaline说,她在过去的7年间,已经注射了近9000针胰岛素。
胡国宏:若成功阻断肿瘤转移,可治九成癌症患者
肿瘤不可怕,转移才可怕。如何防止肿瘤转移依然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 胡国宏研究员是肿瘤转移研究方面的专家,也是健康科学研究所肿瘤转移研究组组长。同时,他也是第三届中英癌症生物学前沿研讨会上最年轻的演讲嘉宾。
后基因组时代十年志
后基因组时代十年志--兼论十年间生命科学的发展及所面临的挑战 10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耗资30亿美元、耗时10余年的伟大科学工程完成之际,人们以为得到了揭开自身生命奥秘的天书,生命科学也划时代地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10年间,一方面,人类基因组的后续工作陆续展开,生命科学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基于此的基因药物却迟迟不能问世,基因产业逐渐沦为泡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