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CAR-T细胞治疗多方协作倡议在仁济医院启动
2025-09-26
Cell:从被动“窃听”到主动“计算”——星形胶质细胞以“小叶域”为单位,对多突触信息进行并行计算
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星形胶质细胞是如何通过其特化的结构,将独立的突触连接成功能性的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执行着一种全新的、超越神经元二元对话的“整合计算”。
2025-09-27
Cell:发现"通讯杀手"蛋白,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对话崩了
一项由西奈山伊坎医学院领导的新研究,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病中脑细胞如何相互作用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视角。该研究绘制了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揭示了细胞间的通讯故障,并指出了新的治疗机会。
2025-09-28
Science:为人类细胞优化的桥接重组酶使得大规模的可编程DNA重排成为可能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团队展示了如何将桥接重组酶(Bridge recombinase)技术应用于人类细胞。
2025-09-29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本研究将负载去铁胺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与三维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球结合,包裹于水凝胶中,可改善糖尿病创面微环境,加速愈合,为糖尿病创面治疗提供新方法。
2025-07-08
双药联合为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来自麻省总医院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在真实世界中评估了杜韦利西布联合罗米地辛(duv/romi)对R/R的PTCL/CT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25-07-07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先导编辑”完成首次人体试验,修复患者免疫细胞功能
与 CRISPR-Cas9 或碱基编辑相比,先导编辑的用途更广泛且更具可预测性,能够以可编程的方式替换、重写、插入或删除 DNA 片段。
2025-05-22
《细胞》:颠覆百年认知!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外周神经系统竟然也有大脑专属的小胶质细胞,而且与外周神经元胞体大小有关
,我国科学家首次证实,人体外周神经系统中存在小胶质细胞。对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和相关疾病发生等科研问题,外周小胶质细胞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