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新研究从全新角度探究形态发生素如何塑造器官发育

每个发育中的胚胎都蕴藏着自我组装的奥秘:一个有机体是如何在制造其组成部分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

2023-12-31

Nature子刊:使用光遗传学,调控器官中的基因表达

源于干细胞的类器官已成为研究人类发育和疾病建模的越来越重要的工具。但一直缺少来控制和研究类器官中基因表达的时空模式的方法。

2023-11-06

Cell Stem Cell: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多巴胺能祖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基于这些实验结果,研究团队获得了韩国食品和药物安全部批准进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1/2a期临床试验,并开始了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试验。

2023-12-27

器官更进一步,西湖大学蔡尚团队构建乳腺微器官,模拟乳腺复杂生理及肿瘤发生

该研究开发的培养方法,成功建立了在结构功能、细胞组成、分子特征、干细胞动态以及肿瘤发生等方面与小鼠乳腺组织高度相似的乳腺微器官,为器官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

2023-11-07

新技术或能预测机体哪个器官会最先衰竭!

机体的器官或许会以不同的速度发生衰老,当机体的一个器官的年龄要比其他同龄人机体的器官年龄特别大时,携带该器官的个体患与该器官相关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就会更高。

2023-12-15

Nature:发现一新的抗生素在体外可强效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项新研究的一个关键创新点是,这些作者还能弄清深度学习模型在预测抗生素效力时使用了哪些信息。这些知识可能帮助科学家们设计出更多的药物,它们可能比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出的药物效果更好。

2024-01-18

于颖彦教授担任WHO的BCNet器官工作组组长

日前,受国际胃癌协会欧洲分会(EGCC)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IARC)邀请,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类器官工作组组长于颖彦教授出席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欧洲胃癌大会,报

2023-10-23

Nature子刊:西湖大学贾洁敏团队发现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突触连接

这项研究在小鼠中证实了证明单个谷氨酸能轴突通过类突触——神经-小动脉平滑肌细胞接头(NsMJ)之间的突触样传输扩张其神经支配的小动脉。

2024-01-04

Nature子刊:潘秋卫团队构建皮肤器官,探索猴痘病毒的感染和药物治疗

该研究建立了人类皮肤类器官作为研究猴痘病毒感染、绘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和测试治疗药物的稳健实验模型。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