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 :哺乳动物细胞内可编程重构RNA调控网络的人工基因线路

研究团队首次将原本不可检测的单点突变RNA感应由1.5倍提升至94倍。由此,成功实现单碱基突变的检测,也将RNA表达量的感应扩展至序列变化的感应,极大地丰富了RNA-IN模块的识别范围。

2024-11-02

华科团队提出用肿瘤来源微粒搭载琥珀酸,让肿瘤微环境内巨噬细胞“改邪归正”的高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唐科、黄波等国内研究者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发表的最新论文[1],就提出了以代谢重编程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极化,使它们从促癌转换回抑癌角色的方案:用肿

2025-04-12

研究发现异常相分离驱动膜细胞器重塑和肿瘤发生新机制

研究阐明了FC异常相分离导致的内质网膜重塑如何传递至细胞核的调控路径,为开发靶向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05-03

Nat Commun:细胞也有“社交圈”,肿瘤微环境中的“邻里关系”如何影响癌症发展?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相互作用,还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5-03-31

Nature Methods:西湖大学章永登团队等开发4Pi-SIM成像技术,实现细胞双色三维各向同性100纳米分辨率

4Pi-SIM 显微镜代表了活细胞三维超分辨显微成像领域的重要进展,改进后的4Pi-SIM首次实现了在活细胞上以三维各向同性100纳米分辨率进行数百个时间点的高质量延时成像。

2024-12-25

细胞的“营养诡计”!Cancer Cell:乳腺癌细胞或能充当“精氨酸工厂”,抑制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并驱动肿瘤生长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复杂的代谢互动,他们利用先进的单细胞和代谢分析技术绘制了精氨酸代谢如何重塑肿瘤微环境的详细图谱。

2025-04-11

STTT:精准修剪,让肿瘤细胞“缴械”!同济/中科院团队开发去糖基化靶向嵌合体,抗肿瘤活性甚至优于抗PD-L1抗体

研究首次证明DGlyTAC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且在针对PD-L1的小鼠肿瘤治疗中,DGlyTAC优于抗PD-L1抗体的抗肿瘤效果,毒性也更低。

2025-05-11

科学家发现,放疗诱导肿瘤释放双调蛋白,一面打压抗肿瘤免疫,一面促进癌细胞隐身

研究者们发现,放疗诱导肿瘤释放的EGFR配体双调蛋白(AREG),与远端转移进展有关。

2025-06-23

《自然》:肿瘤如何"屏蔽"化疗攻击?中美科学家合作揭示一条新的活性氧感应通路,通过抑制线粒体翻译切断死亡信号,保护肿瘤细胞

该研究发现VPS35的氧化调控机制是导致化疗“哑火”的关键因素,为逆转化疗耐药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同时可作为预测铂类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2025-04-08

CRM:他汀“曝光”癌细胞!上海交大团队发现,阻断甲羟戊酸途径可增强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抗肿瘤免疫

本研究揭示了NUAK1抑制诱导ICD的机制,以及甲羟戊酸途径和胆固醇在其中的负反馈作用。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