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新策略使“冷”肿瘤变热,免疫治疗消灭肿瘤

2020年2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免疫疗法释放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来发现并摧毁癌细胞,在治疗几种癌症方面显示出了希望。但是,众所周知,这种疾病会隐藏在免疫系统之外,而那些没有发炎的肿瘤,也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也就是所谓的冷肿瘤,对免疫疗法没有反应。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PME)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独特的免疫治疗传递系统朝解决这一

2020-04-25

肿瘤免疫治疗升级!默沙东Keytruda(可瑞达)6周给药方案获美国FDA批准,疗效媲美3周方案!

2020年4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一个新的给药方案——每6周一次400毫克(400mg Q6W),用于所有已批准的成人适应症,包括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该方案具体为:每6周

2020-04-30

肿瘤免疫治疗升级!默沙东公布首批临床结果:Keytruda(可瑞达)6周给药方案,疗效媲美3周方案!

2020年04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公布了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I期KEYNOTE-555研究队列B的中期数据。数据显示,Keytruda每6周一次400mg(400mg Q6W)给药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目前已批准的

2020-04-28

肿瘤免疫治疗新研究:近红外光免疫疗法药物

 肿瘤药物的开发一直是药物研发领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针对肿瘤生理机制的不同环节,研究人员开已发出了很多有效的药物,很多相关药物已上市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还是有大量在研的药物尚处在临床或临床前阶段,其中有很多药物的设计思路充满奇思妙想,近红外光免疫疗法(near-infrared photoimmunotherapy,NIR-PIT)药物就是其

2020-04-13

肿瘤免疫治疗升级!默沙东Keytruda(可瑞达)6周给药方案重新提交申请,涵盖所有成人适应症!

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0款PD-(L)1肿瘤免疫疗法获批,Keytruda是该领域的领头羊,已批准20多个治疗适应症,2019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11亿美元。

2020-04-24

膀胱癌一线免疫治疗!默克/辉瑞Bavencio获美国FDA授予突破性药物资格,进入实时肿瘤学审查!

2020年04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辉瑞(Pfizer)与合作伙伴默克(Merck KGaA)近日联合宣布,已完成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将抗PD-L1疗法Bavencio(avelumab)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FDA已授予Bavencio用于该适应症的突

2020-04-10

Nature:新型免疫细胞有助于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疗法显示出治疗癌症的巨大希望。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仅对少部分癌症患者(约20%)有效。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动员免疫系统破坏肿瘤的新方法。

2020-02-24

Ann Inter Med:肿瘤免疫治疗可能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患者大多为超重和肥胖人群。但是,在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如脂肪营养不良)或HIV患者中,也可以检测到严重形式的NAFLD,这使他们成为患肝衰竭,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现在,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Norbert Stefan和同事发现了瘦人中导致NAFLD的原因。他们报告了一例妇女接受皮肤免疫免疫检查点疗法的情况,该疗法可能触

2020-03-05

Science子刊:免疫治疗新策略!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面受体CD206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0年2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塔斯基吉大学、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美国国家推进转化科学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道在几种类型的癌症中,一种新的免疫疗法在对免疫细胞进行重编程、杀死癌细胞和阻止肿瘤生长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2月12日的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nnose receptor (CD

2020-02-17

Sci Trans Med:益生菌疗法有助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近日,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设计了一种“益生菌”疗法,或许有望提高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其中包括靶向PD-L1和CTLA-4的抗体疗法。上述药物通过细菌释放,并且对肿瘤展开攻击,从而促进免疫反应,最终导致肿瘤消退。

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