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华人学者发现肿瘤通过细胞外囊泡促进T细胞衰老的新机制,为解决癌症免疫治疗耐药带来新思路

该研究发现,含有 PD-L1 的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tEV)可驱动人类和小鼠的 T 细胞衰老及免疫抑制。

2025-02-17

Nat Genet:科学家开发出能识别驱动侵袭性癌症生长的肿瘤细胞的首个计算机算法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将SPRINTER算法应用于此前产生的61,914个乳腺癌细胞和卵巢癌细胞的数据集,揭示了不同基因组变异的单细胞率的增加,以及高增殖克隆群中与增殖相关的基因扩增的富集现象。

2024-12-26

Immunity:Notch信号揭开“沉睡”巨噬细胞的秘密:重新定义脂肪性肝病炎症反应的新篇章

Notch-RBPJ信号被视为巨噬细胞命运的“钥匙”,而如何巧妙地运用这把钥匙去开启通向健康的“大门”,将成为未来治疗MASLD的崭新方向。

2024-10-05

Nat Aging:揭示衰老损伤机体中CD8+ T细胞抗肿瘤活性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揭示了衰老在损伤CD8+ 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其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4-12-04

Nature Genetics:单细胞视角下的肿瘤增殖密码——SPRINTER精准解析克隆异质性的新工具

该方法不仅揭示了克隆间增殖率的显著异质性,还关联了高增殖克隆与癌症转移潜力、循环肿瘤DNA(ctDNA)释放等临床重要特征。

2024-12-08

上海交大团队发现,阻断甲羟戊酸途径可增强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抗肿瘤免疫

本研究揭示了NUAK1抑制诱导ICD的机制,以及甲羟戊酸途径和胆固醇在其中的负反馈作用。

2025-01-27

Cell:一种起源自转座子的IFNAR2蛋白变体调节着人类干扰素信号传导,可能解释着为何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病原体感染产生不同的反应

表达异常高水平IFNAR2变体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受到严重感染,而表达低水平IFNAR2变体的人可能患有慢性炎症、牛皮癣或肠易激综合征等自身免疫问题,或者长新冠(Long COVID)。

2024-12-21

EMBO Rep:组合使用Hippo 和 MAPK信号通路靶向疗法有望治疗间皮瘤

他们的实验提供了更多证据,证实组合使用Hippo 和 MAPK信号通路靶向疗法有望治疗间皮瘤和其他癌症,比如这两种信号通路中一种或两种发生突变的 NSCLC。

2024-08-29

《自然·免疫学》:胆固醇,能给抗肿瘤免疫“加油”!最新研究发现,“胆固醇动员”是经典树突状细胞成熟和激活抗癌免疫应答的基础

研究者们也在实验中证实了AXL抑制剂(bemcentinib)的抑癌效果,而且有些意外的是,对AXL抑制剂抑癌作用影响更大的竟然是CD4+T细胞,但CD8+T细胞也同样不可或缺。

2025-01-26

PNAS:揭示维生素 B6及其相关化合物招募肿瘤反应性免疫细胞机制

这项研究的关键在于对与MR1结合的小分子进行无偏质谱分析,发现维生素 B6是一种天然的 MR1 配体。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