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l Med:科学家揭示乳腺癌细胞发生大脑转移背后的新型分子机制 或有望帮助开发出新型靶向性疗法
来自弗里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乳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的情况,阐明这些癌细胞如何进入大脑或许有望帮助开发出新型干预措施来阻断肿瘤细胞迁移的道路。
《癌细胞》:棘手的肺鳞癌,到底该怎么治?看纽约大学的专家们盘点破局之道!
主要是转录因子SOX2的染色质调节因子LSD1和EZH2,其中抑制LSD1能减少致癌潜力、促进细胞分化,而EZH2的升高与鳞状转化、鳞癌发生发展相关,针对这两个靶点的抑制剂目前均已进入临床试验;此外其
高强度有氧运动可大幅降低癌转移风险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高强度有氧运动增加了内脏器官的葡萄糖消耗,从而减少了肿瘤的能量供应,可将癌症转移的风险降低72%。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杂志上。
PNAS:转移性癌症或能让其细胞代谢适应其所扩散生长的新组织
来自德黑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能从原始位点扩散的转移性癌症或能使其代谢状况适应所生长的组织,这一研究发现代表了科学家们在理解转移性癌症上的突破。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现甲基转移酶SMYD3调控机体低氧耐受的新功能
氧气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动物机体的生理活动。氧气供应不足(低氧)会导致机体细胞功能紊乱甚至凋亡。动物在演化历程中,发展出感知和适应氧变化的独特分子机制
BJC: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发现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液体活检标志物!
这项研究为T1期ESCC患者LNM的微创或无创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志物——miR-20b-5p,为T1期ESCC患者选择治疗策略和预测预后情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考。
Molecular Cancer: 长非编码RNA DLGAP1-AS2通过调节Trim21/ELOA/LHPP轴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转移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据估计,2020年约有190万例新发结直肠癌病例,93.5万人死亡。
科学家首次发现耐药性细菌或能从肠道转移到肺部从而增加致死性感染的风险!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揭示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持续上取得了重大发现,文章中,他们首次发现抗生素耐药性细菌能从患者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组中迁移到肺部,并增加患者致命性感染的风险。
Nature:新研究揭示导致转移性结肠癌复发的细胞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隐藏在肝脏和肺部中的残余肿瘤细胞,并描述了它们如何演变为这些器官中出现的转移瘤。
世界慢阻肺日 | 呼吸领域专家共同呼吁关注慢阻肺病,警惕潜藏在身边的“第三大杀手”
在患者不能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的情况下,也是导致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