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Transl Med:发现维生素D抗结核病机制

一项新的研究解释了为什么维生素D看来是抵抗结核病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这些发现为进行临床试验以测试维生素D补充剂是否可在高危人群中帮助人们抵抗结核病提供了一个理由。 研究人员一直怀疑,这种重要的维生素是通过免疫系统来产生其功效的,但他们对其过程却一直黯眛不清。Robert Modlin及其同事在此显示,维生素D会促使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分支—即先天性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同步抵御结核病。

2012-11-19

JCM:利用荧光噬菌体开发出更快速简便的检测结核病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图片来自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公共健康图片库,Janice Haney Carr。 根据2012年1月25日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优化一种让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在显微镜下发出明亮绿色荧光的策略。

2012-11-18

Science:一些肺结核菌不均等分裂产生天生抗药性

组织(蓝色)中结核分枝杆菌(染成红色),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SPH)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给为什么一些肺结核病细胞天生就更加难用抗生素来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2012-11-18

Aeras将推进对新型结核疫苗的研发

3月15日,Aeras宣布收到来自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高达2.2亿美元的五年期科研资金。该科研资金使Aeras在一项旨在开发安全有效的结核疫苗的全球科研项目中成为领导先锋。目前世界范围内有20亿人染有结核。在耐药结核菌显著增加的大环境下,Aeras作为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生物技术机构之一,正在开发对抗结核病的现代疫苗。

2012-03-15

PLoS Pathogens:结核杆菌基因组信息解开该细菌广泛致病之谜

2013年8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结核杆菌无疑是最成功的病原体。该细菌让全世界的20亿人感染上了肺结核,平均每一秒钟就会有一个人受感染。 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收集了全世界的多种结核杆菌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基因组分析,终于开始揭开该病原体如此猖獗的秘密。相关报道发表在八月二十一日出版的PLoS Pathogens杂志上。

2013-08-24

肺结核新标记物为新疗法的开发点亮希望

2013年8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英国南开普敦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肺结核病人肺部被破坏后产生的一些蛋白质降解产物有希望成为新的肺结核生物标记物。研究人员在介绍这项早期研究时表示这种降解物在过去从未被发现过。 全球每年有150万人死于肺结核,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诊断和治疗肺结核的方法已经有数十年没有改变过,肺结核病人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抗药性菌株。

2013-08-21

Cell Chem Biology:结核病治愈的关键在于饿死“敌人”

2013年8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每年约2百万人死于肺结核,在传染性病原体中,肺结核是仅次于艾滋病毒感染的致死因素。更为严峻的是,结核杆菌对现有的药物变得更耐。 结核菌生长在人体血液细胞中,通过调整其自身的代谢途径或操纵宿主的代谢,结核菌获得足够的营养来生存和发展。 近日,Surrey大学的科学家对肺结核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导致患者更快地被治疗,并有可能减少耐药性问题。

2013-08-12

专注结核60年:FDA批准赛诺菲结核病药物Priftin用于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治疗

Priftin于1998年在美国上市,赛诺菲是极少数继续投资于结核病(TB)管理的药企之一,该公司自1950年一直致力于研发治疗诊断和预防结核病(TB)的方法。

2014-12-03

Cell:结核病基因检测可使患者用药更合理

近日,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细胞》(Cell)杂志上报告说,在结核病的治疗中,通常使用抗生素杀灭结核杆菌,同时使用地塞米松等药物来控制炎症,地塞米松药量是否适当对于治疗非常重要。 如果事先检测出结核病患者的某个特定基因属于哪个版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适当用药,避免用药不足导致效果不够或用药过多导致副作用。

2012-11-1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Aeras签署了结核病疫苗研发合作协议

中国北京/美国马里兰州罗克威尔–2013年8月2日–在全球性结核病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疗、成本越来越高以及致死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之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和Aeras今天签署了一项旨在推进新结核病疫苗研究和发展的谅解备忘录。新的结核病疫苗为根除这种每年导致全球140万人死亡的空气传播传染病带来了希望。

20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