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发现致病细菌穿越人体血脑屏障机制

近日,南开大学王磊教授团队揭示了引起脑膜炎的三种主要细菌利用同一机制穿越血脑屏障,并详细阐述了其分子机理。细菌性脑膜炎具有高致死率和严重的后遗症,目前治疗手段缺乏。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细菌穿越血脑屏障的

2023-10-05

Cell子刊:陈思凡/李凌华/任萌团队揭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加剧血栓形成的机制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肠道菌群衍生的代谢产物2MBC是一种新型的体内促血栓小分子化合物,其可作为信号分子直接结合并激活细胞受体传递细胞内信号,从而发挥对细胞的功能调控作用。

2024-02-26

研究人员揭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能通过影响成年后肠道菌群增加糖尿病风险

以上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后肠道微生态健康的不利影响,提示肠道菌群在多哈理论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

2024-04-03

Sci Adv:科学家揭示肠道微生物组对于儿童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影响及关联

来自Wellesley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差异或与健康儿童整体的认知功能和大脑结构有关。

2024-01-02

光动力(PDT)治疗肠道炎症和癌变疾病:分子机制和应用前景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治疗癌症和炎症性疾病的高效微创治疗方法,以其公认的疗效、低毒性和适合重复给药而闻名。该程序包括在目标区域应用光敏剂(PS),然后暴露在特定的光下。PS选择性靶向快速增殖的细胞

2023-10-26

Nat Cell Biol:科学家识别出肠道菌群和兴奋性大脑信号之间的特殊分子关联

来自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秀丽隐杆线虫机体肠道中产生维生素B12的特定细菌与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产生之间的重要分子关联。

2024-01-17

GUT:75%的肠道小息肉患者不会进展!

总体来说,这项为期16年的研究,完成了目前对结肠直肠息肉进行的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纵向评估。研究结果提示,长有小息肉的患者可以先接受随访监测,避免不必要的息肉切除术和相关的风险、费用。

2023-09-12

细菌,实现肿瘤DNA非侵入检测

体外DNA分析有助于检测和管理重要的人类疾病,包括癌症和感染。然而,体外传感需要潜在的侵入性样品去除,许多DNA诊断不能达到临床相关的序列分辨率,更先进的技术仍然过于昂贵,无法在所有环境中常规使用。

2023-08-17

Science:维生素D助力改变小鼠机体的肠道菌群从而赋予其更强的抗癌免疫力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的水平或许是机体抵御癌症免疫力和免疫疗法成功的潜在决定因素。

2024-05-04

Nature:揭示一个独特的肠道上皮细胞亚群在防御致命腹泻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这项新的研究解释了CD4 T细胞如何通过与这个新发现的吸收性IEC亚群的相互作用来维持延长的白介素-22信号。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