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Rep:肠道微生物可以保护小鼠免受流感病毒感染

2019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近日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报告称,肠道微生物刺激非免疫肺细胞中的抗病毒信号,以在感染初期抵御流感病毒。增强的基线I型干扰素(IFNα/β)信号驱动了抗病毒反应,减少了小鼠流感病毒复制和体重减轻,但随着抗生素治疗这种保护作用会减弱。"这项研究支持了以下观点:服用抗生素不当不仅会促进抗生素耐药性、消除有用的保护性益生菌,还可能

2019-08-30

Nat Microbiol:揭示一种新型人类肠道病毒的进化机制

2019年7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夏天出国旅游会改变我们的眼界,同时也会改变机体的肠道结构,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crAssphage的病毒或许拥有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当一个人从某地旅游到另外一个地方时,这种生物标志物会迅速发生变化。图片来源:San Diego Sta

2019-07-12

bioRxiv:肠道病毒可能是儿童罹患急性无力脊髓炎的罪魁祸首

2019年6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陈-扎克伯格生物中心、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凯萨奥克兰医疗中心、加州公共卫生部、科罗拉多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指出一种神秘的导致儿童瘫痪的类似脊髓灰质炎的疾病可能与肠道病毒有关。他们将急性无力脊髓炎(acute flaccid myelitis, AFM),即一种

2019-06-25

Science子刊:揭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三种物种肠道中的不均匀分布

2019年7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携带残留HIV病毒的组织(包括肠道)未能充分地暴露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中可能导致HIV的持久存在。这可能导致组织中的HIV病毒复制增加。测量组织中药物浓度的传统方法无法表征药物的不均匀分布。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和弗雷德里克国家癌症研究

2019-07-15

PLoS Biol:科学家鉴别出鼻病毒肠道病毒关键弱点 有望帮助开发出抵御病毒感染的新型疗法

2019年6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卢汶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大类致病性病毒的新特性,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普通感冒、脊髓灰质炎和其它人类疾病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图片来源:James Geraets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es)包括鼻病毒和肠道病毒,鼻病毒每年会引发数百万人患上呼吸道感染,进

2019-06-17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人FcRn是B族肠道病毒的细胞脱衣壳受体

2019年5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B族肠道病毒(Enterovirus B, EV-B)包括埃可病毒(Echovirus)、柯萨奇病毒B、柯萨奇病毒A9,以及多个新发现的B族肠道病毒血清型。它们是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中肠道病毒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严重的人类传染病的致病因子。尽管科学家们已鉴定出B族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B的细胞受体,但是介导病毒进入的受体,特别

2019-05-21

研究发现B族肠道病毒通用受体 并解析病毒利用“双受体系统”入侵的作用机制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团队与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谢正德团队联合,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Human neonatal Fc receptor is the cellular uncoating receptor for Enterovirus B 的文章。该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CRISPR筛选技术,发现人类新生儿Fc受体(human neo

2019-05-19

研究发现一种肠道菌可调控蚊虫传播病毒

在自然界中,蚊子是多种烈性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和传播者。这些蚊媒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引起多种烈性的临床症状,诸如脑炎、脑膜炎、出血热等,重度感染可以导致非常高的死亡率。蚊媒病毒在宿主和蚊虫之间传播循环(图1)。在这个过程中,蚊子可以通过叮咬吸血从病人的血液中获取病毒,病毒进入到蚊子体内,感染蚊子中肠的上皮细胞,继而扩散并感染蚊子的唾液腺,使蚊子具备携带及传播病毒的能力。因此,蚊子的肠道组织是病毒首先接触

2019-03-09

科研人员解析CV-A10结构并筛选得到人肠道病毒广谱抑制剂

 1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Discover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丛尧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黄忠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Coxsackievirus A10 atomic structure facilitating the discovery of a broad-spectrum inhibitor against human enter

2019-02-16

研究发现调控肠道菌可影响蚊媒病毒传播能力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程功课题组发现可对一种蚊虫肠道共生菌——粘质沙雷氏菌进行调控,从而影响蚊虫传播病毒的能力。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以血液为食的蚊子可携带和传播上百种烈性人类病毒。病毒通过宿主血液进入蚊子体内,并感染蚊子肠道的上皮细胞,进而扩散到蚊子的唾液腺。“世界上有3500多种不同的蚊子,但能携带并传播病原体的不到100种。蚊媒病毒与蚊虫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