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ut:BRAF突变诱导老年和异常甲基化的上皮快速癌变

无柄锯齿状病变(SSLs)在各个年龄段都很常见,但BRAF突变癌症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轻患者SSL中DNA甲基化异常并不常见。在这里,作者探讨了衰老和DNA甲基化在SSL启动和进展中的作用。作者使用BRAF突变的诱导性模型将致癌的BRAF V637E等位基因定向重组到小鼠肠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衰老后,BRAF突变被激活,随后对组织进行组织学、DNA甲基化和基因

2021-07-13

研究揭示特异性lncRNA参与调控神经细胞DNA损伤修复新机制

  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减弱是细胞、器官和生命个体衰老的主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在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脑组织切片中均发现了损伤DNA的积累。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终末分化的细胞,无增殖能力,是人体内寿命最长的细胞类型,所以DNA损伤修复的能力和基因组稳定性对神经元功能维持十分重要。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研究员王文元

2021-07-20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慢性结肠炎加重中年内NLRP3依赖的神经炎症和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炎是与年龄相关的大脑退化和伴随的功能障碍的主要驱动因素。阿尔茨海默病是与年龄相关的痴呆的最常见形式,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增强神经炎症的因素可能会加剧疾病的进展,部分原因是损害了负责清除致病β-淀粉样蛋白的淋巴系统。炎症性肠病(IBD)引起老年人神经炎症,加重认知功能障碍。Nacht-LRR和Pyrin(PYD)结构域包含蛋白3(NLRP3)已被认为与神

2021-07-22

加州大学:一文读懂微生物区系-肠道-

2021年5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学研究者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快照文章"SnapShot: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作者详细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群对大脑发育的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之间的主动交流方式(免疫,内分泌,神经元,通信路由之间的串扰)等。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

2021-05-27

Nature子刊:酵母菌“变身”工程益生菌,可用于治疗炎症性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复杂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等,目前还很难根治,大多数可用的IBD疗法会抑制全身的免疫系统,增加患者感染和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因此对于IBD的治疗仍需不断探索。共生微生物群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正常情况下,由微生物细胞和它们所包含的基因

2021-07-05

科学家发现调节饱腹感的环路

  近期,来自美国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动态调控饱腹感的全新的多巴胺能(DA)神经环路,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标题为“A hindbrain dopaminergic neural circuit prevents weight gain by reinforcing food satiation”。研究发

2021-06-26

Nat Med:工程化的酵母益生菌或有望帮助治疗人类炎性

2021年6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炎性肠病(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机体胃肠道的一种复杂慢性炎性障碍,由机体共生微生物和宿主细胞所产生的胞外三磷酸腺苷(eATP)能够激活嘌呤信号,并促进肠道炎症和病理学表现。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世界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炎性肠病在内的多种疾病都与这些微生

2021-06-30

Cancer Imaging:构建小细胞肺癌转移风险图谱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基本类型之一,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其肿瘤倍增速度更快,恶性程度更高。放化疗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即便治疗后肿瘤得到完全缓解,小细胞肺癌也极易发生转移。大量临床试验表明,对患者进行预防性脑照射,即在未发现脑转移时,对脑部进行放射治疗,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可将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降低54%,从而显着提升

2021-06-25

Nature 子刊:MIR-802对小鼠小肠潘氏细胞功能和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

肠上皮是集消化、免疫、神经内分泌和再生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结构。上皮动态平衡是由不同上皮细胞类型的协调串扰来维持的。肠上皮完整性的丧失在炎症性疾病和胃肠道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里,作者证明了肠道富集的miR-802是肠上皮细胞增殖、潘氏细胞功能和肠细胞分化的中央调节因子。基因消融mir-802可导致小鼠小肠葡萄糖摄取减少,肠细胞分化障碍,潘氏细胞功能增强,肠上

2021-06-29

研究揭示生物分子YB1通过调控miRNA200/205b-ZEB1促进癌症转移的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组研究员朴海龙团队研究发现核苷酸结合蛋白YB1,可通过调控miRNA生物学合成促进肝癌的转移。癌症转移是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癌症治疗的困难所在。研究发现,YB1与miRNA微处理器复合物DGCR8、DICER及终端UTP转移酶TUTs的相互

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