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Stem Cell:首个具有功能性神经元的全人源小脑器官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类器官模型,为研究人类小脑发育、稳态和疾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2024-01-08

《胃肠病学》:华科同济医院团队揭示介导肝癌微环境免疫抑制的重要靶点!

研究者们使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法(ChIP)作进一步筛选,确认SOX18会在CD274(编码PD-L1)和CXCL12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显著富集,结合并上调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2024-03-08

Nature Methods | 复旦大学原致远/中国科学院赵屹合作为空间聚方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评估框架

该研究比较分析发现了当前方法的几个局限性,包括识别小区域的挑战,缺乏多切片分析能力和大规模可扩展性问题。

2024-03-20

Nature:相比于基质硬度,基质粘弹性与肝癌的相关性更密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另一种称为粘弹性的生物物理特征与肝癌的相关性比硬度更密切,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2024-02-18

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不同血管化策略对大脑器官的影响

血管化的大脑类器官不太可能发生细胞死亡,因此被认为是未来大脑研究的标准。这项研究对于未来血管化类器官的制造至关重要,有望开发出更高保真的血管化类器官。

2023-12-22

广生堂一创新药泰中定—超级3CL抑制剂的注册临床研究数据将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eClinicalMedicine》

泰中定的注册临床研究数据将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旗下子刊《eClinicalMedicine》。

2024-03-22

Cell Stem Cell:科学家有望利用器官模型识别并开发新型潜在的胰腺癌疗法

来自Weill Cornell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药物筛选系统,其能利用类器官来模拟癌症,这或许有助于揭开未来开发胰腺癌疗法的潜在靶点。

2024-01-03

Cell子刊:董琼珠/钦伦秀/陆路团队揭示促进肝癌铁死亡和免疫反应的新靶点

该研究发现MerTK可以作为患者分层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并作为克服肝癌抗PD-1/PD-L1耐药的有前途的新靶点。

2024-02-27

华人学者首次研究证实,昼夜颠倒是人类的致癌因素,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

慢性昼夜节律紊乱对于人类肝细胞来说是一个独立的致癌因素,并强调了昼夜节律在肝癌的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2024-02-16

Nature子刊:郭峰团队开发机器+大脑器官系统,助力AI计算

随着这些类器官系统的复杂性增加,对于学界而言,研究含有人类神经组织的生物计算系统的相关诸多神经伦理问题变得重要。

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