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科学家有望利用干细胞疗法成功纠正颅缝闭症小鼠模型的颅骨和大脑功能 有望转化到人类临床应用中

2021年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利用干细胞使得部分颅骨实现再生,从而就有望修正颅缝早闭(craniosynostosis)幼年小鼠的颅骨形状,并逆转其学习和记忆的缺陷。据美国CDC数据显示,在每25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新生儿会受到颅缝早闭的

2021-01-11

罗氏公布IMbrave150研究主要终点最新结果:“T+A”方案可显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总生存期,中国数据表现尤佳

   2021年1月12日,罗氏宣布即将在本月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上正式报告IMbrave150研究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最新结果。数据显示,接受泰圣奇®(Tecentriq®,通用名: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安维汀®(Avastin

2021-01-12

肝癌一线治疗新选择!信达生物达伯舒®+达攸同®方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3期疗效击败索拉非尼!

达伯舒+达攸同方案与罗氏Tecentriq+Avastin(泰圣奇+安维汀)方案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后者已于2020年10月在中国获批,标志着肝癌一线治疗的重大突破。

2021-01-13

《柳叶刀》权威报告:中国前十大死因揭晓中风、肺癌、肝癌上榜前五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流行病学的快速转变。以预期寿命、儿童死亡率、疾病概况和风险因素衡量的总体人口健康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019年6月24日,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题为《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系统分析》的报告[1],提供了34个省按年龄和性别划分的死亡率、致残率和相关风险因素对比。该研

2021-01-03

樊嘉院士团队揭示肝癌原发肿瘤和早期复发肿瘤的免疫微生态系统存在显著差异

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细胞》(Cell)近日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的最新成果“早期复发肝癌微生态系统的单细胞全景分析”,首次揭示肝癌原发肿瘤和早期复发肿瘤的免疫微生态系统存在显着差异。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诊断的肝癌约占全球一半以上,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四位,死亡率第

2021-01-03

全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查模型,简单高效助力大规模

 11月27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在苏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隆重召开。此次大会以“学术引领、规范实践、关爱患者”为主题,国内外医学专家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同时,在此次大会上重磅推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预测筛查模型”,旨在帮助内分泌科医生高效定位并管理D

2020-12-03

Science关注:最“安全”基因治疗载体似乎并不安全,血友病患者接受治疗后患上肝癌

  长期以来,腺相关病毒载体(AAV)由于具有长期潜伏于人体而不表现出任何明显致病性的优点被公认是目前最理想的基因治疗基因载体。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声音提醒,这一看似安全的疗法或许存在着致命的风险。当地时间12月22日,《Science》发布了一篇题为“Liver tumor in gene therapy recipient raises

2020-12-25

JITC:新研究有助于治疗肝癌

近日,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组合,可显著降低肿瘤的生长并延长患有肝癌的小鼠的寿命。这一发现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治疗方法。

2020-12-10

国家医保局:肿瘤查纳入医保条件尚不成熟,应通过公共卫生服务等渠道解决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329号和3296号建议中关于将肿瘤筛查、癌症早筛纳入医保的答复。文件中指出: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牵头实施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中明确规定,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肿瘤筛查属于公共卫生范畴,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