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放化疗耐药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林文楚课题组在小细胞肺癌放化疗耐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发现采用表观遗传因子抑制剂FK228实现放疗耐受细胞的放疗增敏效果、外泌体中的小分子干扰RNA在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相关成果分别在线发表在Clinical Epigenetics和Frontiers Cel
NEJM里程碑:KRAS G12C获得性耐药突变图谱出炉,揭示KRAS抑制剂开发新挑战
KRAS基因突变在癌症中十分常见,其中,KRAS G12C 突变发生在大约 13% 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 3% 的结直肠癌中。 在众多KRAS G12C靶向药物中,安进sotorasib(AMG 510)的NSCLC适应证已于今年5月获FDA批准上市,另一款KRAS G12C抑制剂adagrasib(MRTX849)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也很出色,目前
抑制细菌硫化氢产生可阻止抗生素耐受性和抗药性产生
2021年6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抗生素耐受性(antibiotic tolerance)是细菌在正常致死水平的抗生素下存活的先天能力。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研究人员发现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在抗生素耐受性中起着关键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6月11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hibitors of bac
Breast Cancer Res:新型药物拉索昔芬或有望帮助治疗耐药性乳腺癌
2021年5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内分泌疗法如今依然是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的主要手段,ERα配体结合域的组成型活性突变会使得肿瘤对内分泌药物制剂产生抵抗性。Y537S和D538G是乳腺癌中最为常见的Erα突变,携带这两种ERα突变的乳腺癌往往对药物氟维司群(fulvestrant)的抑制敏感性较低,氟维司群是一种典型的二线内分
Chem:研究发展对抗耐药菌感染新策略
耐药细菌感染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危机。WHO发布的6种急需研发新药的耐药菌ESKEPA 病原体(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有四种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它们能引起致命的传染性疾病。多粘菌素是一种来自芽孢杆菌的环状脂肽,临床上被称为抵抗耐药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多粘菌素的肾毒性副作
Drug Resistance Updates:前列腺癌的交叉耐药与药物序列
近日,伊拉斯谟医学中心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者在Drug Resistance Update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ross-resistance and drug sequence in prostate cancer"的文章。随着雄激素受体信号转导抑制剂(Arsis)和紫杉烷化疗进入前列腺癌治疗的早期阶段,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范围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广泛的扩展。随着
STTT 封面亮点:蔡秀军团队发现代谢重编程促进肝癌靶向治疗耐药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第四的恶性肿瘤,肝细胞肝癌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组织类型,治疗异常棘手。近些年来,肝细胞肝癌的治疗虽渐现曙光,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曙光之一来自靶向药物。许多研究发现,靶向药物能显着延长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但靶向药物临床应用中,容易存在耐药现象。耐药正是严峻的挑战之一。索拉菲尼是第一个应用于肝癌治疗的临床靶向药物,临床应用时间最长,经
克服肿瘤耐药性研究取得进展
肿瘤耐药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限制了癌症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耐药性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表面的药物外排泵(P-gp)将化疗药物外排,虽然直接抑制药物泵的外排功能是解决这一耐药机制的一种方案,但是现有策略往往忽视了药物泵在保护正常组织免受有毒异物的侵害以及广泛分布的内源性代谢物的伤害作用。例如,药物外排泵是血脑屏障(BBB)和
Cancer Discovery:识别出有望帮助开发耐药性结直肠癌疗法的新型遗传性药物靶点
2021年4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结直肠癌俗称为肠癌,其是英国第四大常见的癌症类型,每年在英国都有大约42,300名个体会被确诊为结直肠癌。靶向性疗法、化疗和免疫疗法通常被用来治疗错配修复缺陷(dMMR,mismatch repair-deficient)/微卫星不稳定水平较高(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CRC),然而靶向性疗法和化疗的临
Cell Chem Bio:新型抗生素可治疗耐药性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药性突变会对影响有效疗法的开发。在最近发表在《Cell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t的Robert Schnell团队评估了针对分枝杆菌细胞壁重塑的单环β-内酰胺化合物的杀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