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xp Clin Cancer Res:优化低剂量协同药物组合是解决癌症复杂机制和克服耐药性的有效策略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确诊癌症,每年有超过100万新诊断病例。靶向疗法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CRC治疗的临床管理。然而,由于相对高剂量的毒性和主要针对一种信号通路,所以靶向疗效仍然有限。
Cancer Res:郑晓峰团队揭示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相分离影响DNA修复和肿瘤耐药的机制
DNA作为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其结构的完整与功能的完善对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保障生命体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DNA损伤修复对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至关重要,针对最严重的DNA双链断裂损伤
英国药理学:靶向整合素治疗耐药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耐药性和复发率仍然很高,需要新的治疗策略。已经达到临床试验的整合素靶向疗法已被用于实体瘤和其他疾病等适应症;然而,这些疗法很少用于AML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Nature子刊:孙宝林/于丹/舒雪琴等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调控万古霉素耐药性发生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利用修饰组学分析鉴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NOS内源NO的S-亚硝基化修饰靶点,揭示了细菌NOS及其内源产生的NO通过介导靶蛋白的S-亚硝基化修饰以促进万古霉素耐药性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
Cell:组合使用CDK2抑制剂和CDK4/6抑制剂有望治疗抗药性乳腺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比科学家们之前认为的还要聪明。当这些癌细胞遭遇旨在防止癌症增殖的称为CDK2抑制剂的强效新药时,它们可以在短短一到两个小时内触发一种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小平:circPTPN12促进癌症的进展和对舒尼替尼的耐药性
肾细胞癌(RCC)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肾细胞癌症状轻微,近30%的患者在最初的病理诊断时有远处转移。
Nature子刊:AI发现对抗超级耐药菌的全新抗生素
研究团队发现,这种新型抗生素abaucin可以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伤口感染。此外,它还能有效杀死从人类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的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菌株。
《科学》子刊:华科同济医院王桂华教授团队发现,PD-L1甲基化是免疫治疗耐药的关键机制!
本次研究证实了PD-L1甲基化状态对抗肿瘤免疫应答、PD-1/L1抑制剂治疗效果都存在明显的影响,而检测PD-L1 K162甲基化水平,或可成为预测免疫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精准用药的新策略。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者们总结了M6A甲基化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
癌症是世界上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家癌症中心(中国)2022年3月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约400万例,癌症相关死亡240万人。
《细胞》子刊:仁济医院团队揭示具核梭杆菌促进肠癌对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
最近,《细胞·宿主&微生物》杂志上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陈萦晅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1],他们发现,一部分结直肠癌(CRC)患者对PD-1抑制剂治疗不响应与较高的具核梭杆菌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