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TSLP通过促进皮脂分泌过多引起白色脂肪组织损失
2021年7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是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措施,但肥胖率仍在上升。因此,亟需确定影响脂肪过多的途径。最近的研究已表明,免疫系统可以调节脂肪组织及其代谢功能。2型免疫细胞,如2型先天性淋巴细胞(ILC2)和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加代谢率,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会促进胰岛素敏感性。胸腺基质
PNAS:揭示Hedgehog信号通路蛋白Sufu同时负调控中心体复制和DNA复制起始的分子机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传茂教授实验室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长文在线发表题为“Sufu negatively regulates both initiations of centrosome duplication and DNA repl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项工作发现Sufu独立于其在Hedgehog信号通路中的
研究发现精氨酸甲基化在RNA剪接和翻译全局调控中的关键作用
7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王泽峰课题组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了题为A systematic survey of PRMT interactomes reveals the key roles of arginine methylation in the global control of RNA
新冠肺炎中细胞因子风暴的信号途径及处理
2019年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经成为一场全球性危机,其破坏性比以往任何其他传染病都要大。它影响了全球相当大一部分人口的身体和精神,并摧毁了企业和社会。目前的证据表明,免疫病理可能是COVID-19发病机制的原因,包括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调控失调、I型干扰素(IFN-I)反应减少或延迟、抗体依赖性增强特别是细胞因子风暴(C
Trends Immunol:缺氧和HIF-1是肠道微生物区系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关键调节因子
氧(O2)利用率是调节脊椎动物肠道粘膜微生物区系组成和细胞动态平衡功能的关键因素。微生物代谢产物增加了肠上皮细胞(IECS)对O2的消耗,降低了其在肠道中的利用率,并导致缺氧。这种生理性缺氧激活细胞缺氧感受器,以适应IECS和粘膜驻留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功能,如3型先天淋巴细胞(ILC3s)。在这篇综述中,作者讨论了最近的证据表明,微生物区系、缺氧/缺氧感受器和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DNA损伤修复:靶向癌症治疗的历史视角、机制途径和临床翻译
随着DNA损伤的增加,基因组不稳定是各种癌症的标志。放疗和化疗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通常基于癌症的这一特性。然而,放疗和化疗也伴随正常组织损伤等不良反应。靶向癌症治疗通过为缺乏特定DNA损伤反应功能的癌症患者量身定制治疗,具有抑制癌细胞DNA损伤反应的潜力。显然,了解DNA损伤修复在癌症中的更广泛作用已经成为癌症靶向治疗的一个基本和有吸引力的策略,特别是在之前科
Nat Immunol:两种转录因子或能互相合作抑制肿瘤浸润性CAR-T细胞的耗竭 有望改善多种癌症的治疗
2021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和激活蛋白1(AP-1)能互相合作来促进T细胞的效应功能,但NFAT在AP-1缺失时会施加一种T细胞低反应性(耗竭)的负反馈程序。与肿瘤的斗争似乎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对于抗癌T细胞而言,比赛的
赛诺菲长效凝血因子VIII获CDE拟突破性疗法
7月13日,赛诺菲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 F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XTEN融合蛋白(efanesoctocog alfa,rFVIIIFc-VWF-XTEN,BIVV001)获CDE拟突破性疗法,拟定的适应症是用于患有A型血友病的成人和儿童:(1)常规预防治疗,用于减少出血的发生频率;(2)出血的按需治疗;(3)围手术期出血的处
线粒体肿瘤抑制因子-肿瘤进展的能量敌人
肿瘤抑制因子是防止肿瘤发生的关键防线。它们的作用机制和参与的途径提供了重要的见解,癌症进展,弱点和治疗选择。虽然对核和胞质肿瘤抑制因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线粒体内肿瘤抑制因子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揭示这些重要的蛋白质在抑制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本文就线粒体肿瘤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图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