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红肉为何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罪魁祸首竟是机体肠道菌群!
2018年1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经常摄入红肉会增加个体患心脏病的风险,同时研究人员还阐明了肠道菌群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com研究者Stanley Hazen表示,基于此前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机体在消化过程中肠道菌群所产生的一种名为TMAO(氧化三甲胺,t
成立短短1年,邻客强势入榜“动脉网·未来医疗100强-DTP药房TOP5”!
12月18日,由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未来医疗学院主办,君联资本、BV百度风投等联合主办的“2018未来医疗100强”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会上,未来医疗100强榜(下称“VB100”)重磅发布,邻客·智慧药房(下称“邻客”)作为医疗大数据驱动的DTP业态的领跑者和创新者,强势入选“VB100-DTP药房TOP5”榜单。据悉,VB100旨在从医疗健康领域甄选出真正代表未来医疗的中国创新企业,去发现未来
红肉、肠道微生物以及心脏病之间的关系
2018年12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最新的研究中,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红肉与心脏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肠道细菌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由Stanley Hazen博士领导。之前的工作显示TMAO(三甲胺N-氧化物) -(消化过程中形成的肠道细菌副产物)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当肠道细菌消化胆碱,卵磷脂和肉毒碱,红肉和肝脏等动物产品中含有丰富的
两篇Cell论文一网打尽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药物靶标
2018年12月16日/生物谷BIOON/---目前没有药物可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病毒或寨卡病毒,这些病毒每年感染数百万人并导致严重疾病、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如今,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两项新研究最终可能改变这一点。他们鉴定出这三种病毒劫持人类细胞的关键途径,并且发现至少有一种潜在的药物能够破坏人类细胞中的这个劫持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寨卡病毒如何可能导致婴儿出
研究发现关键内质网伴侣蛋白协同自噬途径负反馈调节细胞应激反应新机制
11月14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李于研究组的研究论文“The ER-localized Ca2+-binding protein calreticulin couples ER stress to autophagy by associating with microtubul
肿瘤“篮式研究” 将罕见突破癌症一网打尽!
2014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提出两类精准癌医学的创新性临床试验,其中一类称为“Basket Trial”,即篮式研究。具体来讲,某种靶点明确的药物就是一个篮子,将带有相同靶基因的不同癌症放进一个篮子里进行研究就称为“篮式研究”。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例如高通量的新一代测序能确定肿瘤中所有类别的基因组改变,包括同时修复数千个基因的拷贝数改变、序列突变和结构重排。基因组驱动肿瘤治疗概念在早期
雀巢健康科学举办“红手环走进世界卒中日全国健康公益行动”
10月2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为了表达对卒中患者的关爱与关怀,进一步宣传卒中防治的科学知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卒中防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公众预防卒中疾病的意识和水平。雀巢健康科学携手中国卒中学会于周末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红手环走进世界卒中日全国健康公益行动”,为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送去关怀。 群众积极参与义诊中10月2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 ”。雀巢健康科学携手中
牛津大学丹娜.左哈教授:血液网是世界一流的血液管理方案
当物理与管理相碰撞,产生的是全球管理大师对人单合一模式的赞赏;当物联网与血液管理相结合,产生的是国际大师对物联网血液管理模式的赞许。近日,牛津大学丹娜.左哈教授参观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网样板后,表示:海尔的血液网是世界一流的临床用血管理方案。专家点赞:世界一流血液网方案输血医学发展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但针对血液的安全、血源、疗效等问题,人们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和优化。在第二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
“网红”CAR-T中国登记研究151个 安全疗效成核心
2017年被医药行业誉为CAR-T元年,尤其是2017年8月和10月先后批准诺华及Kite制药两个CAR-T疗法上市,鼓舞着国内的资本与企业,有超过100家企业在国际临床试验登记网站登记。有医药分析师认为,CAR-T是未来十年全球生物科技最大风口,中国有希望弯道超车。中国癌症患者每年新增400多万,其中近20万为白血病等常见血液肿瘤。综合美国CAR-T产品售价、中国GDP水
研究发现植物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新因子
水稻种子是蛋白质和淀粉的储藏器官。在逆境环境下,灌浆期种子会积累大量错误折叠和非折叠蛋白,产生内质网胁迫,进而影响种子产量和品质。以往研究显示,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ERAD)途径在清除错误折叠蛋白以及内质网胁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现有的ER胁迫诱导方法很难应用于种子系统中,因此,人们对植物种子中ERAD的机理仍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曲乐庆研究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胚乳特异性抑制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