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健康所杨黄恬研究组发现天然化合物小檗胺(berbamine)后处理抵抗心肌缺血/复灌损伤

2月2日,自然出版集团子刊Cell Death and Disease在线发表了健康科学研究所杨黄恬研究组题为“Berbamine postconditioning protects the heart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modulation of autophagy”

2017-03-21

张长青——上海交通大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生物材料的相关研究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生物材料的相关研究

2016-07-26

中国发布全球首部《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诊疗指南》

2016年6月24日,中国北京--今天,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6在北京召开。在会议期间,由中国卒中学会牵头,二十二位专家共同起草的《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诊疗指南》(简称:《HR-NICE诊疗指南》)正式发布。

2016-07-06

利伐沙班片能够在降低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同时降低颅内出血

日前 - 拜耳及合作伙伴强生制药公布来自真实世界研究REVISIT-US的结果,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与使用华法林相比,使用利伐沙班片能够在降低缺血性卒中比例的同时降低颅内出血比例 。 这些结果补充并再次证实了来自R

2016-04-28

JACC:“万恶”胆固醇可引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

2013年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者在对73,000个丹麦个体进行研究后表示,拥有高水平“万恶”的胆固醇('ugly' cholesterol)的个体患局部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是正常个体的3倍。

2013-01-23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修复的分子调控

少突胶质细胞系基因1是少突胶质细胞的重要转录因子,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髓鞘修复过程发挥关键作用。有研究发现,微小RNA-9可以与少突胶质细胞系基因1基因不完全互补地结合,提示两者直接可能存在相互关系,但微小RNA-9是否对于少突胶质细胞系基因1具有调控作用目前尚无定论。

2014-05-18

NEJM:载脂蛋白C3突变和缺血性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近日,哥本哈根大学和Rigshospitalet研究人员已经表明,载脂蛋白C 3基因出现变异的人与没有此基因变异的人比,有一个显著较低水平的正常血脂。

2014-06-23

Neural Regen Res:揭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天然神经保护系统

尽管在过去的10年里,产科和新生儿科的治疗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围产期缺氧缺血仍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引起运动障碍性脑性瘫痪,由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通常是不可预期的,所以损伤后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神经保护剂治疗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的评价方面。

2013-04-15

JAMA:用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可降低精神刺激诱发的心肌缺血发生率

据发表在5月22/29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罹患稳定型冠心病及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MSIMI)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用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可降低MSIMI发生率。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有一系列强有力的证据已经确认情绪压力是冠心病(CHD)及其它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可能的触发因子” 。

2013-05-22

J Neurosc:靶向星形胶质细胞之治疗缺血性中风

2013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发出的信号可能有助于限制缺血性脑卒中后损伤的扩散。在小鼠动物模型研究中,Tufts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家确定了星形胶质细胞在中风后损伤扩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国家心脏基金会报告说,在美国缺血性中风占所有中风的87%。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