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新研究发现α4β7抗体在恒河SIVmac251感染模型中并不提供治疗功效

2019年9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进而阻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导

2019-09-22

智利化石揭示人脑高速演化趋势

中美两国科研团队对一块2000万年前的智利猴头骨化石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支系的类人猿大脑“按部就班地”演化,只有人类支系的脑演化具有跳跃性。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人类增大的大脑并非是演化中缓慢积累的结果,而是自700万年前与大型猿类分开演化以来,按照不同于其他类人猿的演化模式高速发展的结果。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美国同行合作完成。该研究所研究员倪喜军对新华社记

2019-09-01

Cell Rep:流感病毒未来可用于HIV疫苗的开发

2019年5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加利福尼亚州Scripps Research in La Jolla研究所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可以感染猴子和猿的猴猿免疫缺陷病毒(SIV)的蛋白质具有开发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的潜力。在5月21日出版的Cell Reports上发表的这项研究中,斯克里普斯研究的科学家们发现,SIV的外包膜蛋白Env与HIV的Env共享一个关键结构,

2019-05-23

研究人员利用PROTACs技术实现从小鼠到恒河蛋白水平的快速降解

2019年2月5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姬广聚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课题组及北京大学张秀琴课题组合作在《Cell discover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A Chemical Approach for Global Protein Knockdown from Mice to Non-human Primates”的研究成果。该论文通过化学设计蛋白降解分子(PROTACs),快速、可逆敲低动物

2019-02-23

中国科学家创建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模型

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都拥有按时间节奏调节自身活动的本领,即“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内在的时间控制系统,是生物体内多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波动的基础。生物节律系统在维持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如睡眠/觉醒系统、体温、代谢和器官功能等)、适应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生物节律紊乱与睡眠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糖尿病、肿瘤、以及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小鼠和果

2019-02-05

世界首批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模型诞生

2019年1月24日/生物谷BIOON/,继2017年底在国际上率先攻克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核克隆这一世界性难题、成功诞生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第二个克隆猴“华华”之后,中国科学家又经过努力,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方法,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5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克隆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

2019-01-24

研究发现抗抑郁症药物氟西汀可缓解SHANK3基因突变自闭症核心症状

  自闭症的发病率占普通人群的1%,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编码突触后骨架蛋白SHANK3的单基因突变是导致自闭症最常见的遗传因素。尽管SHANK3突变小鼠为解析自闭症发病机制提供重要模型,但考虑到人与鼠在行为学和脑解剖学方面的种间差异,使用小动物来模拟自闭症和推动临床转化应用面临巨大挑战。与暨南大学教授李晓江和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姜永辉合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

2018-11-08

Plos One:狨可以作为研究帕金森症的理想模型

2018年9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德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被称为狨猴的小型猴子可以模拟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昼夜节律变化以及认知障碍等症状。通过开发一种可以模拟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有效动物模型,科学家们有更好的机会了解在疾病过程中导致大脑变化的神经回路的分子机制。解剖后的磁共振成像(MRI)和分析等扫描可能会为患者提供新疗法的潜在目标。(图片

2018-09-06

NATURE重大突破:世界首例长寿基因编辑模型在中科院诞生

衰老是机体生理功能随时间逐渐退化的过程,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最大风险因素。衰老进程由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共同调控,因此理解衰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基础是延缓衰老和防治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前提。早在1999年,人们就发现Sir2基因具有延长酿酒酵母寿命的作用,因此被称为"长寿基因"。在啮齿类动物中,Sir2的同源基因SIRT6也被认为参与了衰老及寿命的调控:过量表达S

2018-08-23

新型小鼠模型能够制造出发绿光的干细胞!

2018年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标记多能间质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在显微镜图像中显现绿光;长期以来多能间质细胞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如今来自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能够特异性标记干细胞的新方法,这就能够帮助他们分析多能间质细胞在生物体中的分布模式和功能,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图片

201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