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发表“未来作物设计策略与挑战”观点综述文章

   粮食供给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粮食安全已成为人类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也是一部粮食生产的发展史。伴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耕地肥力减弱。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全球环境变化对未来粮食安全提出新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分别发起了应对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设立

2020-12-10

科研人员撰写植物虫媒病原抗性机制综述文章

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昆虫(简称“虫媒”)通过刺吸和吸血等取食过程从感染宿主传播给健康宿主,引起虫媒疾病。多数虫媒病毒病至今缺乏像临床药物和疫苗等在内的有效控制手段,在人及动植物领域,对于新发突发虫媒病毒病均只能在暴发后采取被动控制措施。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虫媒病害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近现代植物病毒学家周家炽是我国第一个病毒研究室创始人,他早

2020-12-06

Science综述详解!利用计算分子物理学模拟蛋白行为,有助于遏制新冠疫情

2020年12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50年里,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蛋白的秘密生活---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与什么相互作用,让它们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此外,取得新发现的速度正在加快。第一个三维蛋白结构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如今,蛋白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是一个全球大生物分子三维结构的信息库,拥有数十万种

2020-12-09

研究人员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研究综述文章

 木质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体中的芳香族高聚物,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其降解和利用较为困难。有毒碳一副产物的产生是限制木质素高效利用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聚焦此问题的研究较少。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平带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的综述文章,提出整

2020-11-13

Cancer Cell综述文章解读!如何对CAR-T细胞工程化修饰开发新一代的癌症疗法?

2020年11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题为“Engineering CAR-T Cells for Next-Generation Cancer Therapy”的综述文章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论述了如何对CAR-T细胞进行工程化修饰以用作新一代的癌症疗法。经过工程化修饰能表达具

2020-11-18

肠道里的医学未来:《科学》综述调节肠道菌群的三种策略

 人体内有数以百万亿的微生物,它们大多数居于肠道,参与人体各系统重要的生理功能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肠道和其他组织内微生物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与多种疾病状态有关,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甚至癌症。通过调控体内菌群来促进健康、消除疾病,也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热点。顶尖学术期刊《科学》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总结了目前来看富有治疗前景

2020-10-27

《科学》子刊深度综述: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前景如何?

 随着多款新冠候选疫苗的开发进入3期临床阶段,候选疫苗的安全性也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不少文章都提到,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效应可能成为新冠疫苗的潜在隐患。近日,一名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在第二次感染时症状比首次感染更为严重,也让人猜测这会不会是ADE的作用。开发疫苗的研究人员对ADE效应也早已有所关注,并且将它作为考量疫苗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近

2020-10-23

Nature综述:疫情之下 全球免疫肿瘤学疗法的最新趋势

免疫疗法已经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模式之一。今年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免疫疗法的开发和临床试验受到了什么影响?在多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疗法已经上市的环境下,在研免疫疗法的热门靶点是否有所改变?日前,纽约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篇

2020-10-05

《自然》综述:越来越多年轻人得2型糖尿病,后果多严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年轻人对甜食的热爱、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原本被认为是中老年人才会患的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今年《英雄联盟》头号选手Uzi因患T2DM而退役(仅23岁);知名经纪人杨天真也透露在29岁时就得了糖尿病。发病早的影响是深远的,从疾病发生发展速度、到并发症风险,都意味着更重的疾病负担。Nature Reviews近期

2020-10-06

研究人员发表农业与植物生物技术中CRISPR-Cas应用综述文章

现代农业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现有的农作物栽培品种亟需改良与优化,以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以及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相比于传统育种,来自于原核生物的CRISPR-Cas系统可以准确、高效、可编程地对农作物基因组进行编辑,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致力于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创新及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应用研究。近日,综述期刊N

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