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证实,人脑类器官植入小鼠大脑后可建立功能连接,并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
这项研究将透明石墨烯制成的微电极阵列和双光子成像技术相结合,从而能够在宏观和单细胞水平记录和成像神经元活动。
2023-01-06
【盘点】2022年终盘点:类器官重要研究成果解读及相关政策
时至岁末,转眼间2022年即将谢幕,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3年,在过去的一年里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类器官的相关政策
2022-12-27
复旦团队首次将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成脊髓类器官,并修复脊髓损伤
邵志成团队开发了可将人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类器官的方法,证明了移植后的脊髓类器官可拥有脊髓细胞特性,并能够与宿主神经元相整合,有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2022-12-26
类器官拥有无限可能!是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新窗口
类器官是体外产生的器官的微型化、简化版本,在三个维度上显示逼真的微解剖结构。它们来源于组织中的一个或几个细胞、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由于其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它们可以在三维培养中自我组织。
2022-12-02
类器官最新突破!干细胞首次培育出肾上腺,或可助力激素相关疾病治疗
类器官是指通过3D培养以产生和体内器官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培养物,由包括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组成,具有向多种器官分化的潜能,能更好地代表体内的生理和遗传特征[1]。
2022-12-05
CRISPR+类器官,林德晨团队揭示胃食管癌发生发展机制,并发现潜在药物
这项研究建立了一个研究早期GEJ肿瘤的类器官疾病模型,揭示了早期GEJ肿瘤TP53/CDKN2A失活相关的促癌机制,确定了在GEJ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代谢和表观基因组变化,有助于GEJ肿瘤的早期诊断和
2022-12-05
Cancer Discov: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人类骨髓“类器官”来改善抗癌疗法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制造出了能捕捉人类骨髓关键特征的骨髓“类器官”(organoids),这项新技术或能帮助同时筛选多种抗癌药物,并检测单一癌症患者个体化疗法治疗的效果。
2022-11-25
Sci Transl Med:科学家在实验室培育出一种用于研究人类胃食管癌的新型类器官模型
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人类组织开发了一种在实验室生长的三维类器官模型,其或能用来帮助深入理解GEJ处癌症发生的早期阶段及其过程,GEJ,即消化系统的食物管与胃的连接处。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