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Infect Dis:新方法或能确保结核病治疗成效

2012年1月3日,据《每日科学》报道,一项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使用一种复杂的"玻璃鼠"研究模型发现,患者中多药耐药性结核病(TB)更容易由加速药物代谢引起,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非持续性服药。 如果发表在传染病期刊(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研究在今后的调查中得到证实,那么它将可能会导致更好的方式来治疗结核病--世界上主要的传染病之一。

2012-11-19

PNAS:维生素D缺乏与结核病有关

来自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维生素D缺乏与结核病的发病率进行了研究,发现无论是否有HIV感染,维生素D缺乏均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且结核病的发病率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季节性变化成反比关系。

2012-11-18

Cellestis 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活动性结核病血液检测使用指导建议

验血仍然是潜伏性疾病的必要检测方法;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建议并不针对用来检测潜伏性结核病的QuantiFERON-TB Gold (QFT) 澳大利亚墨尔本2011年7月25日电 /美通社亚洲/ --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7月20日发布的一份新的政策建议中指出,不要使用血清学(血液)检测方法来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TB)。

2011-07-29

荣研化学推出新型肺结核快速检测系统TB-LAMP助力结核病检测防控

2014年10月31日,中国LAMP®研究会第五届大会暨TB-LAMP新品发布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隆重召开。LAMP®(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2000年由日本荣研化学的Notomi博士发明的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该方法可以在1

2015-03-26

Cell Reports:首张结核分枝杆菌全蛋白质组芯片助力结核病研究

Cell Reports:首张结核分枝杆菌全蛋白质组芯片助力结核病研究

2014-12-17

Sci Transl Med:成像技术预测结核病患者的疗法预后情况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指出,他们开发了两种新型的医疗成像技术,其分别为正电子成象术(PET)和电脑断层扫描(CT),这两种技术可以结合生物标记物来有效预测抗生素药物治疗体系对结核病(TB)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4-12-08

PLoS ONE:多国科学家携手研究抗结核病新药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其致死病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而目前每年还有大约140万人死于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常规化学药物治疗至少耗时6个月,且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二氢叶酸还原酶催化产生的四氢叶酸是合成嘌呤和胸腺嘧啶的重要底物,抑制该酶的活性可以阻断DNA和RNA的合成,从而杀灭病原菌。

2012-11-18

结核病耐药分子机制及临床疗法研究进展荟萃报道

众所周知,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已有数千年历史,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80年代初,由于开展对结核病的短程化疗,使结核病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但近年来随着多药耐药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多,全球出现了第3次结核病回升,结核病流行情况呈卷土重来的严峻形势。

2013-10-0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的新疗法获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首个“年度肿瘤研究进展”

1月20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临床肿瘤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在线发布了2015年ACSO临床肿瘤研究进展报告,并且第一次评选了“年度肿瘤研究进展”(Cancer Advance of the Year)。因为在201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