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间充质肿瘤和梭杆菌感染率高的结直肠癌 (CRC) 患者的预后更差
基于转录组学的亚型、共识分子亚型 (CMS) 和结直肠癌内在亚型 (CRIS) 确定了具有间充质特征 (CMS4/CRIS-B) 和较差结果的患者亚群。本文研究了具核梭杆菌( Fn ) 和梭杆菌的流行率、CMS/CRIS 亚型、细胞类型组成、免疫浸润和宿主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完善患者分层并确定可药物治疗的特定环境脆弱性。
研究揭示改良的卡介苗可辅助治疗耐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引起的致死性疾病。近年来,耐药结核病不断出现。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张天宇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治疗性活疫苗,经过动物实验证明可辅助治疗耐药性结核病。这种称被为RdrBCG(重组耐药卡介苗)的疫苗是基于卡介苗开发的。卡介苗(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e Calmette Guerin
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枯草芽孢杆菌代谢工程通过缓解溶解氧限制提高核黄素产量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饶志明教授团队在高效合成核黄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Bacillus subtilis for enhancing riboflavin production by alleviating dissolved oxygen limitation”正式发表于Biore
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通过理性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结合两阶段pH调控策略高效合成L-谷氨酰胺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饶志明教授团队在L-谷氨酰胺的高效制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Enhancing L-glutamine production in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by ration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a two-stage p
J Int Aids Soc:通过社区成人结核病接触者追踪干预来改进晚期艾滋病毒疾病的检测和管理
尽管全球范围内扩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可及性导致HIV发病率和AIDS死亡率下降,但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HIV感染者(PLHIV)在继续接受晚期HIV疾病(AHD)的护理。该研究嵌套了一项具有两个目标的研究:(1)评估通过Xpatial-TB 确定的高危HIV阳性成人的AHD负担;(2)评估在患有AHD的PLHIV患者中实施世卫组织推荐的一揽子护理。
PLoS Pathog:识别出结核分枝杆菌抑制宿主机体免疫力的新型通路
2021年7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一个人时,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于疾病的进展过程至关重要,即要么帮助机体抵御结核分枝杆菌,要么加速感染进程。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题为“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hibits the NLRP3 inflammasome
Cell Rep Med:一种新型策略或有望帮助开发有效的结核病疫苗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卡介苗(BCG)能为机体提供部分保护力,但结核病仍然是引发感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每年大约有高达150万人因结核病而死亡;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 Medicine上题为“A recombinant bovine adenoviral mucosal vaccine exp
Lancet HIV:南非HIV和结核病高发环境中与新冠病毒-19相关的住院死亡率因素研究
新冠病毒-19、非传染性疾病、HIV和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之间的相互作用至今尚不清楚,特别是在非洲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南非15-49岁人群中的HIV流行率为19%,所有年龄段人群中的结核病流行率为0.7%。该研究利用南非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医院监测系统,旨在调查与新冠病毒-19患者住院死亡率相关的因素。
Gastroenterology:宿主机体的遗传特性或与其机体幽门螺杆菌清除疗法失败密切相关
2021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活在机体胃部中的细菌,同时其也是引发胃癌、消化性溃疡和其它胃肠道疾病的一种强有力的风险因素;全球大约有50%的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成功消除这种细菌的感染与降低胃癌和消化性溃疡病等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然而,科学家们在利用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组合来清除幽门螺杆菌上常常会失败。近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提供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IL-7的融合蛋白,通过在荷瘤小鼠模型中诱导针对
rSmeg-hMIF-hIL-7降低了MIF的致瘤作用,增强了其对肿瘤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