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开发基于单分子测序平台的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

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是指对一个单细胞同时检测多个组学层面(例如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测序技术。这类技术可以更系统、全面地探索细胞异质性以及同一个细胞内的不同组学层面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更深入

2023-10-03

协和团队荣获第十八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

第十八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布,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教授牵头的“创新药物临床研究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及推广应用”成果获第十八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药学会设立

2023-09-30

Cell Rep Med:揭示呼吸道微生物组影响人类细菌性肺炎严重程度的分子机制

来自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微生物组的组成、病原体负荷和临床干预措施会影响嗜肺军团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的严重程度。

2023-09-23

浙江大学第6期肿瘤类器官技术专题研习班通知

浙江大学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多位科研一线领军教师倾情推出浙江大学第6期“肿瘤类器官技术专题研习班”

2023-09-28

嘉宾阵容公开|湾区脑科学产业创新与合作大会·2023暨深圳市脑科学学会第二次年会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分会年会

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也将见证脑科学如何日益完善地诠释人类大脑,拓展我们对自我的理解。科学之光绽放的每一刻,都让我们对生命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023-11-03

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鲁林荣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和技术

因实验室建设发展需求,现诚招科研助理1名,博士后1-2名。热忱邀请有志科研同道加入本课题组。

2023-10-12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何是mRNA技术,为何授予他们二人?

通过他们对mRNA碱基修饰的重要性的基础发现,Katalin Karikó 和 Drew Weissman 在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健康危机之一中为这一变革性发展做出了关键贡献。

2023-10-05

Nature:揭示一种细菌治疗有望降低胰岛素抵抗和预防糖尿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的Hiroshi Ohno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对人类粪便微生物组进行了遗传和代谢分析,然后在肥胖小鼠身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发现了一种肠道细菌,它可能

2023-09-07

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镰状细胞病临床结果:症状改善

作者发现,Cas9对镰状细胞病患者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的HBG1和HBG2启动子负调控区的破坏,可诱导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并部分纠正镰状细胞病。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