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Cancer:我国科学家揭示赖氨酸羟化酶1促进肝癌细胞胰腺癌细胞迁移转移

癌症转移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引发肝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迁移和转移并且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缩短有关的蛋白。

2023-03-13

中国科学院:转录因子ARNT调节免疫细胞肠道菌群的新作用

结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与癌症的发生有关。最近发现90%结直肠癌是由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力的失衡引起的。

2023-03-24

新冠病毒被证实会导致DNA损伤细胞衰老,这会加速癌症人类衰老吗?

该研究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会在体外培养细胞中和体内都引起DNA损伤。在机制上,新冠病毒表达的蛋白ORF6和NSP13分别通过蛋白酶体和自噬引起DNA损伤反应激酶CHK1的降解。

2023-03-15

细胞·代谢》:运动保肝护代谢的机制,终于搞清楚了!科学家发现,运动时肌肉会产生促进肝脏自噬代谢获益的因子

何聪聪团队完成的这项研究表明,肝脏自噬对于运动诱导的代谢效益具有关键作用,并揭示其中的机制。另外,这项研究还表明,肝脏等非收缩肌肉组织的代谢情况,也可以受到肌肉的调节。

2023-04-06

淋巴管竟可产生红细胞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南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淋巴水肿(lymphoedema)的病因时取得了一项重大发现,揭示了淋巴管可以产生红细胞和白细胞。

2023-02-28

Autophagy: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自噬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被揭示

创伤性脑损伤是一种后天获得性损伤形式,由外部物理冲击头部而导致脑损伤。

2023-03-02

Cell子刊:揭示共生菌对造血干细胞细胞发育的调节作用机制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肠道共生菌对胚胎早期HSPC发育的调节作用和机制。考虑到 HSPC 主要在胚胎期产生,研究结果也表明早期共生菌的生态失调可能对宿主终生造血产生影响。

2023-02-23

Nature子刊:研究揭示三维基因组的单分子拓扑结构多样性细胞异质性

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形成如染色质环(Chromatin loops)、拓扑关联结构域(TADs)、活性/非活性染色质区室(A/B compartments)和染色体域

2023-03-10

K药治疗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两项III期研究失败

默沙东宣布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两项III期研究(KEYNOTE-641和KEYNOTE-789)均未达到共同主要终点,前项研究针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2023-03-02

科学家首次证实,肿瘤血液中CD8+T细胞克隆多样性是免疫治疗的关键

基于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样本,Puig-Saus等发现,无论癌症患者对免疫治疗是否有反应,他们体内都存在能识别肿瘤新抗原的效应T细胞,而且都是只识别少数新抗原;不过,不同反应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