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癌细胞》:难怪骨转移那么难治!南京大学团队发现,癌细胞“黑化”中性粒细胞,压制骨转移灶T细胞抗癌能力

只要阻断DKK1,就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成熟,从而改善免疫微环境,诱导骨转移灶缩小,并增强多种骨转移小鼠模型对免疫治疗的反应。

2025-08-21

《癌细胞》:教科书又要改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树突状细胞竟能清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T细胞入瘤抗癌

树突状细胞不仅能通过呈递抗原激活抗肿瘤免疫,还能通过“铲恶锄奸”改善抗肿瘤免疫。

2025-08-18

Nature Methods:ESPRESSO——为单细胞组学注入时空维度,从细胞器景观解码细胞命运

从分辨细胞身份,到解读应激反应,再到实时追踪细胞分化、关联基因表达,直至在3D模型中解析癌症侵袭,ESPRESSO 在一系列严苛的考验中都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2025-11-10

背靠背两篇Nature:科学家找到了逆转猪器官人体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方法

这两项研究首次对猪到人的肾脏异种移植进行了长期的生理、免疫和感染疾病监测以及多组学分析。

2025-11-14

数十万轴突穿越损伤区,H9-scNSC移植重建脊髓“神经接力”

随着H9-scNSCs在GMP条件下的标准化生产成为可能,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技术能帮助那些被禁锢在轮椅上的灵魂,重新找回对身体的掌控。

2025-11-21

Nature Biotechnology:突破神经再生极限——数十万轴突穿越损伤区,H9-scNSC移植重建脊髓“神经接力”

研究人员利用临床级的人类神经干细胞,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功能性修复。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胜利,更是对“神经无法再生”这一教条的有力挑战。

2025-11-22

华大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立体单细胞技术,开启百亿细胞大数据新纪元,推动虚拟细胞构建

该论文发布了全球领先的细胞组学技术——Stereo-cell,颠覆性实现了多模态整合、原位动态捕捉、极限样本兼容、百万级通量等技术突破,彻底打破了传统单细胞测序技术局限。

2025-08-23

Science:肠道内表面的细胞通过相互拉扯清除较弱的细胞

普遍的看法如下:肠道表面的老旧和功能失常的细胞,就像配送中心传送带上的包裹一样,移动到出口。随着细胞的积累,它们相互"推挤"从而被排出。但事实并非如此。

2025-09-30

澳洲子宫移植迎来首个健康宝宝,创全球最短孕育等待期记录

澳大利亚子宫移植首例活产的成功,不仅仅是医学技术上的胜利,它更代表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以及人类对探索未知、突破极限的永恒追求。

2025-05-27

新研究指出粪便菌群移植也可能对受者造成长期、意外的健康后果

粪便菌群移植(FMT)被视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在疗法,包括炎症性肠病、肥胖症、2型糖尿病以及自闭症。然而,一项来自芝加哥大学的新研究警告称,由于FMT可能对受者造成长期、意外的健康后果,因此应谨慎使用。

202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