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JAK-STAT二聚体活化支持MPN细胞抵抗JAK2抑制剂治疗
7月22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JAK-STAT二聚体的活化是骨髓增生性肿瘤细胞在JAK2抑制剂治疗情况下持续存在的原因。 在大多数骨髓增生性肿瘤(MPN)患者体内,研究者证实存在JAK2基因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基因(MPL)的体细胞激活突变,促使JAK2激酶抑制剂的临床研发。 JAK2抑制剂治疗可改善MPN相关的脾肿大和全身症状,但并不显著减少或消除在大多数患者体内的MPN克隆。
Oncogene:miR-125b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机制
microRNA成员之一miR-125b的生物学功能是多方面的,即可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也可作为促癌基因。但到目前为止,MIR-125b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仍未被探索。
Nature:细胞具备精确区分相同染色体拷贝的能力
2013年5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机体中包含有数万亿的细胞,其都是由一种单一的细胞或者是受精卵增殖分化而来的,这种单一细胞中包含有可以发育为正常人类个体的所有所需要的遗传信息。单一细胞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以及分裂分化,最终形成许多类型的细胞,组成复杂的人类机体。
JBC:俞强等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抗肿瘤策略研究获进展
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策略。然而如何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对肿瘤研究者来说一直都是一项挑战。上海药物研究所俞强课题组与龙亚秋课题组合作,于3月29日报道了一个可以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全新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NPP,并对其选择性抗肿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含丙炔酸酯结构的NPP可以在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过程中产生活性氧ROS。
JBC:研究揭示细胞凋亡信号机制
近期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吉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整合素连接激酶相关磷酸酶(ILKAP)调控细胞生存与凋亡的一条新信号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JBC)上。第二军医大学的肖建如(Jianru Xiao)教授和刘铁龙 (Tielong Liu)教授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主要从事脊柱肿瘤及脊柱伤病的基础临床研究。后者长期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
Plos One: EV71感染诱导细胞自噬以及凋亡的相互调控关系
2013年3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院生物学研究所,赵振东教授课题组于2月20日在Plos One上在线发表了名为The Interplays between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Enterovirus 71的研究论文。 论文旨在研究,EV71感染诱导细胞自噬以及凋亡的相互调控关系。
Genes & Devel:王晓晨等细胞凋亡研究取得进展
2012年6月1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晨实验室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迎方实验室合作在《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Study of TTR-52 Reveals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s of a Bridging Molecule in Apoptotic Cell Engulfment”的文章。
Nature: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多巴胺 D2受体通过调控aB-晶状体蛋白抑制神经炎症反应
12月16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嘉伟研究员课题组的题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多巴胺 D2受体通过调控aB-晶状体蛋白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的论文,展示了他们在神经炎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PLoS One:双氢青蒿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肝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是所有癌症中的前五位,科研界也一直关注于开发治疗肝癌的新策略。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科研人员率先从“黄花蒿”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高效低毒抗疟药物。青蒿素内含有独特的过氧化物桥,可以与亚铁离子结合反应形成氧自由基,诱导细胞发生分子损伤和细胞死亡,或通过直接氧化作用损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Mol.Cell:发现细胞调节mRNA前体丰度的分子机制
Poly(A)结合蛋白(PolyA tail binding proteins,PABPs)在mRNA的多聚腺苷化、维持mRNA稳定性和翻译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合适长度的Poly(A)是mRNA出核翻译的前提,Poly(A)解聚的mRNA会被迅速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