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蛋白酸化可能是关键

2018年6月17日/生物谷BIOON/---长时间醒着能够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对睡眠的需求持续地在增加。睡眠随后通过分子生物化学变化来让大脑保持清醒。这些变化影响神经元可塑性和大脑功能,但是“睡意(sleepiness, 也译作睡眠需求)”的分子基础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中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构

2018-06-17

《Cell》:单细胞组蛋白修饰模型展示表观遗传多样性随着衰老而增加

染色质修饰包括组蛋白转录后修饰,组蛋白多样性。连同DNA一起调控表观遗传表型。虽然染色质修饰在多种生理学过程和人类疾病中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此前存在的技术检测通道有限,无法同时检测各种免疫细胞亚群特异性marker和各种染色质修饰。因此在人类免疫细胞中进行染色质研究具有挑战性。近期出现的一个技术突破——质谱流式技术,可以在少量细胞甚至是单细胞中进行四十种以上参数采集,可以完美应对这一挑战。斯坦

2018-06-05

JBC:靶向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为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新靶点

2018年5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在多种肿瘤中存在过表达能够促进癌症进展。之前研究表明JMJD1A能够促进结直肠癌进展,但是该分子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了解。最近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JMJD1A能够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促进结直肠癌进展并揭示了具体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BC上。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J

2018-05-27

Cell Reports:研究揭示组蛋白伴侣调控神经干细胞机制

 大脑皮层是哺乳动物大脑中高度发达的中枢区域,负责控制认知、记忆、情感行为等重要机体功能。正常胚胎大脑皮层发育对于维持皮层功能十分关键,全面深入了解胚胎大脑皮层发育机理及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胚胎大脑皮层发育过程受到细胞内外多种信号分子的精准调控,以保证大脑正常发育的时序性。表观遗传调控是皮层发育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素。组蛋白伴侣Nap1l1与组蛋白结合参与染色质的组装和去组装,对染色质结

2018-03-05

研究发现组蛋白变体H2A.z调控大脑发育的机制

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精密有序的结构。由多样的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等构成复杂的神经元网络,调控着语音、情绪、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等功能。胚胎大脑是研究脑发育机理以及探究某些神经发育疾病的重要模式系统。在胚胎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发生(neurogenesis)始于脑室区(ventricular zone,VZ)和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的神经前体细胞,通过一定的迁

2018-01-13

JCI:改变组蛋白甲基化或可改善人肾小球疾病

2018年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组蛋白修饰能够控制细胞的命运决定,而在发生疾病时组蛋白修饰则会影响细胞的去分化过程。在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的最新研究中,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决定了解一下组蛋白修饰的动态变化将如何影响通常处于静止状态的成体肾小球足细胞。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在足细胞内改变了具有抑制性作用的H3K27me3的平衡并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2018-01-04

Plant Cell:研究发现组蛋白因子调控下胚轴伸长机制

土壤里的种子通过下胚轴的伸长使幼苗破土而出,进而让植物由异养生长转变为自养生长。植物激素-赤霉素(GA)会促进下胚轴的伸长,植物自身的昼夜节律也可调控下胚轴的发育。在这背后,GA与昼夜节律在调控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联系、是否受其它因子调控来协同调控下胚轴的发育等问题的相关研究报道却较为缺失。据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勇课题组以拟南芥为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拟南芥中的MLK(MUT9P-LIK

2017-12-24

Plant Cell:研究揭示KDM5亚家族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底物识别机制

 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杜嘉木课题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课题组合作完成的论文,以Structure of the Arabidopsis JMJ14-H3K4me3 Complex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KDM5 Subfamily Histone Deme

2017-12-21

植物染色体组蛋白酸化研究取得进展

组蛋白磷酸化修饰与着丝粒功能的建立、维持相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研究组从2010年开始从事玉米、小麦H2A和H3的磷酸化修饰与染色体取向、分离等功能研究。由于植物染色体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得到部分不同于酵母及人类的结果。H2A磷酸化激酶Bub1的定位及细胞周期变化,结合RNAi与H2A磷酸化信号变化,在玉米特殊的微小染色体、减数分裂突变体中发现这一复合物与减数分裂I染色体着丝粒的

2017-11-12

终于鉴定出具有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活性的酶!

图片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2017年11月18日/生物谷BIOON/---可逆的α-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在微管动态变化、微管功能和缺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管缺陷与癌症、大脑功能障碍和心肌病相关联。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将酪氨酸从细胞骨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切割下来的酶,即微管蛋白酪氨酸羧肽酶(tyrosine carboxypeptidase, TCP)。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