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两篇Nature论文有望实现利用分子胶靶向阻止癌细胞生长

这项研究的一个决定性特征是它专注于“融合”,即小分子和基因突变在功能和结构上精确地模拟彼此的影响。

2025-02-17

靶向ERBB4信号或成破局利剑

携带ERBB4的癌细胞与分泌HB-EGF的巨噬细胞在组织内形成“共生巢穴”,其贴近程度远超普通细胞,仿佛在进行一场暗度陈仓的“分子交易”。

2025-04-30

Nature子刊:靶向清除衰老肝细胞,治疗脂肪肝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这些发现证实了 SHGS+ 肝细胞是 MASLD 的关键驱动因素,并突显了靶向衰老细胞的潜在治疗策略在肝病及其他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2025-04-02

靶向ERBB4信号或成破局利剑

原本占主导的肾上腺能肿瘤细胞(ADRN样)被大量清除,而残余的癌细胞却悄然转向两种生存策略——高度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以“休眠”状态蛰伏,或激活间充质样(MES样)基因模块提升耐药性。

2025-04-20

Sci Adv:靶向作用新型分子机制或有望修复癌细胞中损伤的DNA

本文研究揭示了在DNA损伤修复和癌症进展过程中EZH2的功能微调PARP1活性背后的分子机制,这就为联合靶向作用EZH2和PARP1从而治疗癌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4-12-14

Cell:廖茂富团队揭示应对寒冷时棕色脂肪细胞线粒体呼吸复合物结构变化机制

这项研究表明,PERK诱导的嵴结构变化并不简单地诱导生化相互作用或增加RCS表达,而是通过膜曲率的物理变化诱导大分子的“行为”。

2024-10-16

研究提出纳米酶靶向乏氧病灶增强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策略

研究人员针对鼻咽癌的细胞表面靶点进行广泛筛选,鉴定出转铁蛋白受体1(TfR1)作为乏氧病灶的特异性靶点,并开发了针对性的纳米酶递送系统和放疗增敏策略。

2025-01-31

Cell子刊:房静远/陈慧敏团队利用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发现,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他汀类药物抗癌效果

该研究利用结直肠癌患者来的类器官,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结直肠癌细胞的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细胞内在的脆弱性,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他汀类药物的抗癌效果。 

2025-03-30

Nature子刊:线粒体转移疗法,降低Leigh综合征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表明,线粒体转移相关疗法可用于治疗包括Leigh氏综合征在内的线粒体疾病。

2024-09-12

受PROTAC启发,许巧兵团队开发出基于抗原靶向降解的癌症疫苗

通过将TAgD-TVac与模型抗原卵清蛋白(OVA)配制来确认扩增交叉呈递。研究团队发现,经TAgD-TVac处理的抗原呈递细胞在细胞表面的MHC-I上表现出强烈的OVA衍生肽交叉呈递。

2024-12-04